苏州科技学院简介
- 高校隶属于: 江苏省教育厅
- 高校所在地:江苏
苏州科技大学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古城苏州,毗邻石湖水,坐拥上方山,校园环境优美,风景迤逦。学校前身苏州科技学院由原建设部直属高校苏州城建环保学院与原铁道部直属高校苏州铁道师范学院于2001年9月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了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周锡元、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可明在内的10万余名本专科学生以及2500余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校拥有十大学科门类,形成了工、理、文、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格局。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17年,我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拥有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6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学科方向),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并获准开展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现有59个本科专业,其中城乡规划等3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现有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6个江苏省特色专业,8个专业(类)(含14个专业)被列为江苏省“十二五”高校重点专业,3个专业获批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5个专业通过了高等教育专业评估。6个学科入选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工程,9个学科为江苏省重点学科;现有包括国家级工程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省级以上科研平台13个,市级重点实验室等市级科研平台17个。
学校师资结构合理,综合实力较强。现有教职工175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648人。教师队伍中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国家建筑设计大师、世界著名青年音乐指挥家等一批业绩卓著的名家名师。教师队伍中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者3人,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4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8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各1人,“杰青”获得者4人,“优青”获得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省“双创计划”人才4人,省特聘教授4人。学校现有江苏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优秀教学团队共3个,6人担任全国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评估委员会委员,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学校多位教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级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以及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奖项或荣誉称号。学校还聘请了包括两院院士沈世钊、陈肇元、叶可明以及著名音乐指挥家汤沐海等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
近五年学校教师共承担科研项目1636项,其中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在内的国家级项目226项,以及一批省部级项目、横向科研项目、科技开发与技术服务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30项;学术论文被SCI等三大检索收录近1300篇,专利779项。
学校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规范教学管理,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07年,学校以“优秀”等第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不断推进育人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积极探索“书院制”育人新模式。2016年,学校设立了敬文书院,两届240名新生已在书院开启了全新的学习生活。学校在近两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获得包括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在内的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2项;近五年来,获批省(部)级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36项;学校先后荣获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合唱)金奖、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一等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专项赛金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合唱比赛(专业组)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以及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国际大学生设计竞赛第三名、Esri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特等奖等一批国内、国际级奖项。
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实践能力强、勤恳务实,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许多毕业生已经成为单位负责人或者行业骨干,特别是为长三角地区,为江苏的建设、环保行业和基础教育提供了大量优秀人才。学校多次获得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学校办学条件优良,对外交流活跃。学校校园占地面积2300亩,校舍建筑面积近60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79.4万册,中外文电子数据库33个,电子图书282.5万种;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扎实推进教育对外开放工作,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优质资源,促进教育改革和学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学校先后获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个,工程管理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及物流管理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已顺利通过教育部评估,并先后获批江苏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项目。积极为国家外交战略服务,承担对外援助人力资源培训任务。自1993年以来,学校承办了由国家商务部主办的援外环保技术培训班和物流优化技术培训班,为亚太地区、非洲等100余个国家培训学员近千人。2015年经商务部、教育部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承担援外硕士学历学位教育项目高校。学校不断拓展办学视野,积极加强与国外院校的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瑞典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50余所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学生出国(境)留学数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教师、管理人员出国(境)交流人数明显增多。
学校先后荣获“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全省高校专项维稳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教育纪检监察先进集体”等荣誉,多次被评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全国及省先进单位。学校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多年来,学校坚持“立足江苏、服务行业、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服务定位,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的高素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为己任,面向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深入贯彻“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立德树人,强化特色发展,提升办学实力,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品质卓越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校拥有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6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学科方向),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并获准开展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现有59个本科专业,其中城乡规划等3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现有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6个江苏省特色专业,8个专业(类)(含14个专业)被列为江苏省“十二五”高校重点专业,3个专业获批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5个专业通过了高等教育专业评估。6个学科入选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工程,9个学科为江苏省重点学科;现有包括国家级工程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省级以上科研平台13个,市级重点实验室等市级科研平台17个。
学校师资结构合理,综合实力较强。现有教职工175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648人。教师队伍中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国家建筑设计大师、世界著名青年音乐指挥家等一批业绩卓著的名家名师。教师队伍中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者3人,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4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8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各1人,“杰青”获得者4人,“优青”获得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省“双创计划”人才4人,省特聘教授4人。学校现有江苏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优秀教学团队共3个,6人担任全国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评估委员会委员,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学校多位教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级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以及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奖项或荣誉称号。学校还聘请了包括两院院士沈世钊、陈肇元、叶可明以及著名音乐指挥家汤沐海等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
近五年学校教师共承担科研项目1636项,其中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在内的国家级项目226项,以及一批省部级项目、横向科研项目、科技开发与技术服务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30项;学术论文被SCI等三大检索收录近1300篇,专利779项。
学校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规范教学管理,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07年,学校以“优秀”等第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不断推进育人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积极探索“书院制”育人新模式。2016年,学校设立了敬文书院,两届240名新生已在书院开启了全新的学习生活。学校在近两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获得包括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在内的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2项;近五年来,获批省(部)级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36项;学校先后荣获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合唱)金奖、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一等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专项赛金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合唱比赛(专业组)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以及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国际大学生设计竞赛第三名、Esri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特等奖等一批国内、国际级奖项。
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实践能力强、勤恳务实,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许多毕业生已经成为单位负责人或者行业骨干,特别是为长三角地区,为江苏的建设、环保行业和基础教育提供了大量优秀人才。学校多次获得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学校办学条件优良,对外交流活跃。学校校园占地面积2300亩,校舍建筑面积近60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79.4万册,中外文电子数据库33个,电子图书282.5万种;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扎实推进教育对外开放工作,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优质资源,促进教育改革和学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学校先后获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个,工程管理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及物流管理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已顺利通过教育部评估,并先后获批江苏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项目。积极为国家外交战略服务,承担对外援助人力资源培训任务。自1993年以来,学校承办了由国家商务部主办的援外环保技术培训班和物流优化技术培训班,为亚太地区、非洲等100余个国家培训学员近千人。2015年经商务部、教育部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承担援外硕士学历学位教育项目高校。学校不断拓展办学视野,积极加强与国外院校的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瑞典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50余所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学生出国(境)留学数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教师、管理人员出国(境)交流人数明显增多。
学校先后荣获“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全省高校专项维稳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教育纪检监察先进集体”等荣誉,多次被评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全国及省先进单位。学校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多年来,学校坚持“立足江苏、服务行业、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服务定位,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的高素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为己任,面向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深入贯彻“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立德树人,强化特色发展,提升办学实力,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品质卓越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苏州科技学院通讯地址
通讯地址:地址: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科锐路1号苏州科技学院
联系电话:苏州科技学院招生咨询热线:0512-68096117
学校网址:http://web.usts.edu.cn
邮政编码:215009
联系电话:苏州科技学院招生咨询热线:0512-68096117
学校网址:http://web.usts.edu.cn
邮政编码:215009
热门高校排行榜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