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考资讯 > 院校招生

广州体育学院2011年招生简章

广东省教育厅
本科
体育

今天天天高考网小编整理了广州体育学院2011年招生简章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广州体育学院2011年招生简章

招生院校代码:10585

一、学院概况

广州体育学院创建于1956年,位于广州城市新中轴线北侧起点,面朝天河体育中心,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体育院校之一,隶属于广东省人民*管辖。2008年6月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学院面向全国和港、澳、台地区招生,同时招收外国留学生。目前各类学生共有8000多人,是一所具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含体育学全部二级学科硕士点)和医学门类的运动医学硕士点的在大学。是国家体育总局若干运动项目的高、中、初级教练员岗位培训单位,具有一级裁判员、一级运动员审批权。

学院现有教职工703人,专任教师394 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有163人。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占教师人数的59.1%。学院分别与美国、澳大利亚、芬兰、英国、葡萄牙、韩国、法国、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11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聘请了50多位中外知名学者为客座教授。

学院现有体育教育系、运动训练系、武术系、体育艺术系、休闲体育与管理系、运动与健康系、体育新闻与传播系、研究生部、继续教育部、社会科学部、大学外语部等11个教学系部。现有5大学科门类和13个专业,分别是:教育学门类下的体育教育(师范)专业、运动训练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休闲体育(高尔夫球、康乐体育)专业、特殊教育(体育)专业,文学门类下的新闻学(体育新闻)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体育主播)专业、舞蹈学(模特、流行舞蹈、体育舞蹈)专业,理学门类下的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经济学门类下的经济学(体育经济)专业,管理学门类下的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管理)专业。其中,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社会体育等3个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体育新闻、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训练等6个专业是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

学院拥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项目研究中心”等11个国家及省级科研训练基地(中心);拥有多个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精品课程和重点实验室;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社会体育专业、体育教育专业等三个专业是省级名牌专业。

学院一向重视运动竞赛,新中国第一位世界冠军容国团就是我院首届校友;戚烈云、陈肖霞、冼东妹、杨维、张洁雯、谢杏芳、傅海峰等等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均是我院的毕业生;学院健美操队和体育舞蹈队多次代表中国队参加世界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在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上,我院连续多届获得金牌、奖牌、团体总分三个第一。

学院主办的《广州体育学院学报》为全国中文体育类核心刊物。2000年以来,学院承担了118多项国家级、省(部、委)级的科研课题,获得省部级优秀成果奖43 项;出版学术著作125 多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科研论文2400多篇。

学院的教学、训练、科研条件及生活服务设施先进、配套齐全。拥有现代化的教学大楼、图书馆、科学馆、实验中心、室内田径训练馆、体育馆、网球馆、恒温游泳池等教学训练场馆。设有康复中心、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体育科学研究所,图书馆文讯资源44 万册。

“十二五”期间,学院将继续秉承“德厚学博、文精武杰”的校训,发扬“行胜于言、止于至善,自强不息、拼搏奉献”的广体精神,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努力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体育学院,为创办体育大学和争取成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招生与录取

(一)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简称“普招”)

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规定的考生,都必须在户口所在地办理普通高考报名手续,并参加普通高考文化考试;报考体育类专业考生还必须参加体育术科加试。即体育教育(师范)、社会体育、经济学(体育经济)、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管理)、休闲体育(高尔夫球、康乐体育)、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与健康、特殊教育(体育)、新闻学(体育新闻)等9个专业招生,按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办法报考。“普招”录取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要求,由我院实行网上录取。

(二)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简称“单招”)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包含武术套路和散打两个专项。运动训练专业包含除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专项外的其它体育项目。上述两个专业文化及术科考试,按国家体育总局的有关办法规定,由我院负责组织报名、考试、录取,录取后报考生生源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审核,并报国家体育总局备案。

考生报考须知

1.报名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具备二级运动员(含)或二级武士(含)以上运动技术等级资格;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22周岁。具备一级运动员或一级武士(含)以上技术等级资格的,年龄可放宽到35周岁。

(2)报考我院运动训练及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考生,其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要求:文科类考生必须参加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学科学业水平考试,且至少两门学科成绩均达到D级或以上等级;理科类考生必须参加政治、历史、地理三门学科学业水平考试,且至少两门学科成绩均达到D级或以上等级。

2.报名方法

(1)考生必须进行两次有效报名,①按户口所在地招生部门要求,在各地自行办理普通高考报名手续,填报专业类别为“运动训练”或“民族传统体育”,“单招”类,并取得考生号;②考生于2011年2月25日至3月31日登录我院《本科招生信息网》(http://gtedu.gipe.edu.cn/recruit/)预报名,提交相关信息。(预报名需上传彩色电子证件照片,照片为jpg格式,像素宽度120、高度160,以身份证号码命名)。

(2)考生录入个人资料信息后,用A4纸打印本人《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考生报名表》及《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考生资格审查表》,并按表格要求到相关部门盖章。

(3)完成上述二次有效报名后,考生必须于2011年4月2—3日(8:30-17:00)带齐《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考生报名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考生资格审查表》及以下所有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A4纸)到我院广州体育学院综合训练馆内进行报名信息确认:

A、户口簿;B、身份证;C、户口所在地高考准考证或加盖当地招生办公章的考生号证明;D、运动员等级证书和相关的比赛秩序册、成绩册;E、获奖成绩证书(奖状)。

注:1994年9月1日以后出生的考生,另加带《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考生学习履历表》。

以上证件核实后,户口、身份证、准考证原件退回,其它件存查。

3.注意事项

(1)考生报考专项原则上须与运动员等级证书或相关比赛成绩证明的项目相符。

(2)符合国家体育总局等六部委文件(体人字〔2002〕411号)及国家体育总局(体科字〔2007〕271号)有关规定,具备免试资格的考生也必须办理以上报名手续。

(3)一般考生原则上不采取集体确认或委托确认的方法。省、市体工队队员经我院招办批准,可由单位委托专人来我院进行集体确认。

(4)根据广东省物价局、广东省财政厅粤价函〔2010〕79号文件规定,考生的报考费收费为:体育术科考试费省内考生200元/每生,省外考生235元/每生;文化考试费120元/每生。以上收费均不含体检费。

(5)报名确认后,由我院招生办公室发出《准考通知书》。

术科项目与文化科目考试须知

1.术科考试项目(范围)

(1)运动训练专业项目:田径、足球、篮球、排球(沙滩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手球、垒球、棒球、游泳(跳水、花样游泳、水球)、体操(艺术体操、蹦床、技巧)、举重、柔道、跆拳道、拳击、摔跤等(其余未列入项目只限于体工队一级以上运动员报考)。

(2)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武术套路、散打。

2.文化考试科目

语文、数学、英语、政治。每门科目试卷卷面满分为150分。

3.考试时间安排

考生于5月2日报到(8:00-17:00),5月3日安排体检,5月4日至5日术科考试,5月6日机动及补体检,5月7日至8日文化考试。

4.考试地点

广州体育学院内。

新生录取须知

1.录取原则

(1)拟录取名单将报至考生户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审核并报国家体育总局备案,我院按备案批复后的录取名册名单寄发录取通知书,并请各省、市(区)、地、县招生办按各省规定方法将考生个人档案转至我院招生办。

(2)未参加体检或体检不合格者,我院不予录取。

(3)根据我院专业或专项的需求,先录取具备免试资格考生,再录取线上健将(或武英级)及一级运动员考生,最后录取线上二级运动员考生。

同等级线上考生,文化分达到最低录取分数线,按文体综合分排序录取;排名相同者,以其近期体育比赛成绩比较择优录取。

2.“单招”与“普招”不可兼录

参加我院“单招”考试的考生,仍可兼报参加当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即普通高考),可报考我院其它专业或其它院校。按有关录取规定,若被我院“单招”提前录取,则自动放弃“普招”录取资格。

3.杜绝资质作假

我院招生、纪检部门在考生报名、考试、录取、入学的各环节,对考生证件与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凡有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我院将取消其考试资格直至开除学籍,并将作假单位及个人通报考生所在省有关管理部门,并记入考生诚信档案内。

(三)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招生(简称“艺招”)

报考我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体育主播)专业、舞蹈学(模特、流行舞蹈、体育舞蹈)专业的考生,须在当地参加艺术类高考统一报名,取得高考艺术类考试报名资格后,参加我院单独组织的专业术科测试;文化课考试在户籍所在地参加全国高考。详情参见《广州体育学院2011年播音与主持艺术(体育主播)专业招生简章》和《广州体育学院2011年舞蹈学(模特、流行舞蹈、体育舞蹈)招生简章》要求,或登陆广州体育学院网站(www.gipe.edu.cn),进入本科招生信息网查询。

(四)其它政策与规定

1.港、澳、台招生办法

从1998年开始,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批准我院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招生。报考条件及要求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专业简介并访问我院《本科招生信息网》。

考生须参加国家教育部组织的有关文化考试,并参加我院组织的体育专项考试,体育专项考试时间与我院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考试时间相同。

体育专项考试地点:广州体育学院内。

(1)招生专业:体育教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及社会体育专业。

(2)学制:本科。

(3)修学年限:四年。

(4)招收人数:20名。

(5)学费:按内地学生学费标准执行。

2.“2+2”项目国际班招生办法

为了加强我院与国外大学的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给学生提供更多样的教育机会,拓宽我院培养人才的途径,我院决定从今年开始招收“2+2”项目国际班。“2+2”项目就是学生前两年在我院学习,后两年在国外大学学习,完成学业毕业后学生获得两校授予的两个学士学位和毕业证书。

凡被我院正式录取入校的学生,有较好的英语基础,家庭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能够负担赴国外学习费用的学生,均可报考我院“2+2”项目国际班。

凡欲报考“2+2”项目国际班的考生,请我院外事处联系,联系*:020-38024598。

3.研究生、进修生、函授生招生办法

凡欲报考我院研究生者,请与我院研究生部联系,联系*:020-38024327;凡欲报考我院函授生者,或欲申请到我院进修者,请与继续教育部联系,联系*:020-38024434、87550378。

4.新生体检规定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到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规定,我院体检标准按广东省《关于做好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体检工作的通知》(粤招〔2010〕5号)以及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文件执行。凡身体条件不符合报考体育类专业要求以及心脏及脑部有既往病史的考生,不得报考体育类专业。运动训练专业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录取的新生,裸眼视力任何一眼不低于4.8;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不予录取到体育教育、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运动人体科学、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因用人单位的要求,肝功能转氨酶超出正常值及乙型肝炎小三阳的考生,建议不要报考我院;考生不能患有影响正常专业学习的疾病或肢体残缺。

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考生体检安排在广州体育学院进行。

5.收费标准与奖、贷学金

(1)收费标准

体育类、普通类本科学费4,300元/学年,高尔夫球方向学费12,000元/学年,艺术类本科学费10,000元/学年。住宿费为500-1,500元/学年,书本费500元/学年(按学年结算,多退少补)。最终学杂费标准以当年广东省物价局核准的收费标准收取。详情请参见学院财务处网站。

(2)奖学金与贷学金

在校学生原则上每年可享受10个月的专业奖学金;被选入学院代表队的队员,视其运动等级及训练、比赛情况给予伙食补助、训练经费补助和运动竞赛奖励。

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良、思想表现好、运动成绩突出者,可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或运动竞赛成绩奖励奖金或“黎伟权”奖励基金。

经济困难的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金,也可参加学院组织的勤工助学活动。

奖学金与贷学金申请办法,我院《学生手册》及相关规定有详细说明。

(五)本招生简章的内容与我院2011年招生章程的内容如有不相符之处,以国家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公布的招生章程为准。

三、本科专业介绍

(一)教育学类专业

1.体育教育(师范)专业(专业代码:040201,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与要求:本专业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精神、爱岗敬业,能胜任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人才。

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实行学分制,学制4年,可以提前1年或延长1至4年毕业。毕业生符合条件者,授予其教育学学士学位。

课程设置:主要学习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等体育生物学科,教育学、学校体育等体育人文社会学科及田径、体操、游泳、武术、球类等六十多门课程。

就业去向:面向各类学校和体育部门的教学训练、体育管理和科研工作单位;可在机关、事业、企业、集团、公司从事体育拓展、管理活动。

2.运动训练专业(专业代码:040202,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与要求: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宽厚,一专多能,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现代体育理念以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备在基层运动队和各级学校组织实施运动训练、体育教学、休闲运动项目指导、管理和从事其他相关体育工作的基本技能,具有广泛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体育专门人才。

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实行学分制,学制4年,可以提前1年或延长1至4年毕业。毕业生符合条件者,授予其教育学学士学位。

课程设置:计算机应用、外语、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大学语文、体育保健学、教育学、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体育概论、主修项目理论与实践、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运动选材学、运动管理学。

就业去向:基层业余体育运动学校;各类各级学校;各级地方体育行政管理部门;机关、公司、企事业单位等。

特别说明:我院运动训练系、武术系和艺术系均开办了运动训练专业。以上所述主要是关于运动训练系的运动训练专业。

武术系运动训练专业开设的项目有摔跤、柔道、跆拳道、拳击等对抗类项目。按运动训练专业报考,入校后在武术系学习。采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艺术系运动训练专业开设的项目有健美操、艺术体操、竞技体操、体育舞蹈、啦啦队、蹦床、技巧、街舞等。按运动训练专业报考,入校后在体育艺术系学习。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参照运动训练专业,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3.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专业代码:040205,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与要求: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较系统地掌握民族传统体育基本理论、技术与技能,能在运动训练、学校体育教育、社会体育健康指导及公、检、法等领域中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与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及安全保卫的组织实施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性人才。

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实行学分制,学制4年,可以提前1年或延长1至4年毕业。毕业生符合条件者,授予其教育学学士学位。

课程设置:主要学习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等体育生物学科;中国文化概论、民族传统体育概论、武术理论基础、中国武术史、教育学、心理学、中医学基础等体育人文及其相关学科;武术套路、散打、跆拳道、舞龙与舞狮、养生理论与方法、摔跤与柔道等专业基础课程和田径、体操、游泳、球类等六十多门公共选修课程。

就业去向:面向大、中、小学和体育部门从事教学、训练及行政管理等工作,面向公、检、法等事业单位和企业集团等从事安保工作。

4.社会体育专业(专业代码:040203,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与要求: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一专多能,掌握社会体育工作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社会工作基本理论与方法,从事社会体育健身指导、技能传授、组织管理和经营开发,以及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实行学分制,学制4年,可以提前1年或延长1至4年毕业。毕业生符合条件者,授予其教育学学士学位。

课程设置:社会学概论、管理学原理、体育概论、社会体育学、体育活动项目策划与管理、俱乐部经营与管理、消费者行为学、体育保健学、社会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社区体育指导、游泳、篮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等。

就业去向:面向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营利性健身俱乐部、街道办事处、体育社会团体、体育产业经营部门从事专业技术工作。

5.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专业代码:040204,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与要求: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一专多能,能从事体育与健康教育、运动健身指导、机能与健康评价、健康管理、体育保健康复等工作,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体育专门人才。

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实行学分制,学制4年,可以提前1年或延长1至4年毕业。毕业生符合条件者,授予其教育学学士学位。

课程设置:主要学习计算机、外语、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物化学、体育康复学、运动创伤学、健康管理与评价、形体训练、健美操等课程。

就业去向:本专业主要培养在健身俱乐部、学校、社区服务中心、健康管理等行业从事运动健康指导、体育健康教育、体育保健康复、健康管理与评价等工作。

6.休闲体育(高尔夫球、康乐体育)专业(专业代码:040207)

培养目标与要求:本专业培养具备高尔夫运动和康乐体育发展所需之技术指导以及组织管理与策划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在高尔夫产业和体育娱乐业中从事教育、组织,并指导人们进行体育娱乐休闲的应用型人才。

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实行学分制,学制4年,可以提前1年或延长1至4年毕业。毕业生符合条件者,授予其教育学学士学位。

课程设置:主要设置休闲体育概论、休闲体育行为、休闲体育教育、休闲体育管理、体育技能实践系列等专业主干课;运动解剖生理、基础休闲学、体育概论、体育观赏概论等学科基础以及高尔夫球、康乐体育两个选修方向的专门课程。

就业去向:面向高尔夫球产业和各类体育娱乐业等部门。

7.特殊教育(体育)专业(专业代码:040103)

培养目标与要求: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宽厚,一专多能,掌握特殊教育、康复医学和体育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残疾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与竞赛等工作,也能在学校、残疾人康复机构、社会福利机构担任康复训练人员和教师,组织并指导残疾人进行体育锻炼和康复治疗的应用型人才。

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实行学分制,学制4年,可以提前1年或延长1至4年毕业。毕业生符合条件者,授予其教育学学士学位。

课程设置:主要学习计算机、外语、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保健学、特殊教育导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康复医学、体育康复学、残疾人心理学、残疾人体育概论、残疾人田径运动、残疾人球类运动、残疾人游泳、中国手语、盲文等。

就业去向:本专业主要培养在特殊学校、残疾康复机构、社区康复中心、福利院、残疾人体育机构、中小学校等部门从事残疾人体育教学与训练、残疾人运动康复治疗、残疾人教育与生活指导等工作。

(二)文学类专业

8.新闻学(体育新闻)专业(专业代码:050301,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与要求:本专业着力培养既掌握各类体育运动知识,又具有现代传播理念,熟悉现代传播技术,具有广泛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要求考生具有俊朗的外形、扎实的中英文语言功底和丰富的体育知识。

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实行学分制,学制4年,可以提前1年或延长1至4年毕业。毕业生符合条件者,授予其文学学士学位。

课程设置:本专业课程主要分为公共必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等五个部分。课程设置既遵循一般新闻学专业的传统,又凸现体育新闻特色。

就业去向:以珠三角地区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省市级媒体就业为主,同时兼往中央级媒体以及外省其他媒体就业,还有一些到广告或文化公司供职。

9.播音与主持艺术(体育主播)专业(专业代码:050419)

培养目标与要求: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其他新闻媒体以及体育赛事现场从事播音、主持节目、现场解说、采访、写作和编辑的能力,具有广泛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实行学分制,学制4年,可以提前1年或延长1至4年毕业。毕业生符合条件者,授予其文学学士学位。

课程设置:课程涉及新闻学、播音学、体育学、文学、艺术学等学科领域,包括播音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体育媒体通论、体育竞赛规则、中外新闻史、新闻采访学、播音发声学、播音理论与实践、节目主持艺术、摄影摄像基础、体育解说评论等。

就业去向:在报纸、杂志、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从事体育新闻或其它专业新闻传播工作的主持人、记者、编辑,或在体育及相关部门从事宣传、文秘等工作。

10.舞蹈学(模特、流行舞蹈、体育舞蹈)专业(专业代码:050409)

培养目标与要求:舞蹈学(模特)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模特艺术与公共关系知识、技能,具备良好的艺术气质和人际沟通能力,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面向艺术团体、企业公司、电视传媒等,从事模特表演、编导、教学、管理的应用艺术专门人才。

舞蹈学(流行舞蹈)专业以舞蹈学为基础,流行舞蹈为方向,休闲娱乐为特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舞蹈学基本理论与流行舞蹈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艺术素养和公关能力,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舞蹈学(体育舞蹈)专业方向以舞蹈学为基础,以体育舞蹈为方向,以竞技与休闲娱乐为特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 展,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较强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能面向学校、文化团体、企业公司等单位从事教学训练与竞赛组织管理、休闲娱乐等相关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体育舞蹈专门人才。

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实行学分制,学制4年,可以提前1年或延长1至4年毕业。毕业生符合条件者,授予其文学学士学位。

课程设置:舞蹈学(模特)专业以舞蹈学、公共关系学为主干学科,开设美学原理、艺术鉴赏、模特概论、舞蹈、形体训练、模特表演、模特编导、电脑音乐*、模特经纪与管理、公共关系学、形象设计、演讲与口才、公关礼仪等四十余门课程。

舞蹈学(流行舞蹈)专业设有美学原理、艺术鉴赏、舞蹈学概论、流行舞蹈文化史、舞蹈生态学、舞蹈比较学、流行音乐基础、舞蹈形体、爵士舞、踢踏舞、街舞、国际标准交谊舞、现代舞、健身秧歌舞、岭南英歌舞、流行舞蹈创编、流行舞蹈教学法、流行音乐电脑*、艺术经纪与管理。

舞蹈学(体育舞蹈)专业方向设置美学原理、艺术鉴赏、舞蹈概论、中外文化史、芭蕾形体、摩登舞、拉丁舞、现代舞、爵士舞、电脑音乐*等课程。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培养综合素质与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就业去向:企业形象代言人及高级文秘;院校专业教师;电视、电台等传媒节目主持人、文艺编导;艺术、体育、文化等职能部门文员;模特经纪公司经纪人;专业艺术团体演、职员。

(三)理学类专业

11.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专业代码:040206)

培养目标与要求: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一专多能,掌握运动康复与健康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运动康复治疗、物理治疗、推拿等工作,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实行学分制,学制4年,可以提前1年或延长1至4年毕业。毕业生符合条件者,授予其理学学士学位。

课程设置:主要学习计算机、外语、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理疗学、运动治疗学、临床医学基础、康复医学概论、神经康复学、骨骼肌肉康复学、针灸推拿学、传统康复方法学、康复功能评定学等。

就业去向:本专业主要培养在体育医院、运动队、残疾人康复机构、福利院、特殊学校、医疗机构康复医学科、社区康复中心等部门从事运动康复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推拿等康复治疗工作。

(四)经济学类专业

12.经济学(体育经济)专业(专业代码:020101)

培养目标与要求:本专业主要培养能适应社会需求,具备较扎实的经济学和市场营销知识,了解体育产业发展规律,能在体育俱乐部、体育场馆、体育赛事、体育用品、体育彩票、体育旅游等部门独立承担市场营销、项目策划和经营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实行学分制,学制4年,可以提前1年或延长1至4年毕业。毕业生符合条件者,授予其经济学学士学位。

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以经济学、体育学及专业技术课为主,主要学习:外语、计算机、大学语文(应用写作)、高等数学、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基础、应用统计学、产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经济法、体育概论、体育经济学、体育经纪导论、体育赛事策划、高尔夫、网球等课程。

就业去向:体育行政部门、事业单位、协会、俱乐部、经营管理公司、银行、文化传播公司等。

(五)管理学类专业

13.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管理)专业(专业代码:110302)

培养目标与要求:本专业培养在体育及相关领域从事行政管理和经营管理的专门人才。通过专业课程学习使本专业学生具有广泛的人文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体育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开拓、创新的精神,具备在体育企事业单位不同职业领域从事实际管理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实行学分制,学制4年,可以提前1年或延长1至4年毕业。毕业生符合条件者,授予其管理学学士学位。

课程设置:主要学习现代管理学基础、体育管理学、经济学原理、市场营销学、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基础、体育社会学、体育经纪人、体育市场营销、体育赛事经营管理、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体育俱乐部经营管理、体育运动理论与实践、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外语等课程。

就业去向:体育企业、事业单位,体育新闻单位,学校及其他公共企业、事业管理部门。

联系方法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广州大道中1268号广州体育学院招生办公室 邮编:510500

*:020-38025222、38024685、87553785(传真)

网址:http://gtedu.gipe.edu.cn E-mail:gztyzsb@126.com

本招生简章最终解释权归广州体育学院招生办公室。

以上,就是天天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广州体育学院2011年招生简章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你需要图片压缩,天天高考小编推荐个不错的在线图片压缩网站:https://www.yasuotu.com/

TAG:
本文标题:广州体育学院2011年招生简章
wap地址: https://m.ttjm.com/zixun/12500.html

与“广州体育学院2011年招生简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