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快讯

青岛大学获批建首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推进“一核双引三驱”就业工作新模式

山东省教育厅
本科
综合

今天天天高考网小编整理了青岛大学获批建首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推进“一核双引三驱”就业工作新模式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青岛大学获批建首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推进“一核双引三驱”就业工作新模式

今天天天高考网小编整理了青岛大学获批建首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推进“一核双引三驱”就业工作新模式,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青岛大学获批建首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近日,教育部下发《关于2022年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立项的通知》,由青岛大学牵头申报的机器人智能交互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获批立项建设。该中心是青岛大学获批的首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开创了学校高层次平台建设的新局面。

机器人智能交互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由青岛大学牵头,联合海尔集团、海信集团、科大讯飞、创泽机器人等行业标杆企业共同建设。中心定位国际一流,立足于人工智能领域,对接机器人行业前沿技术与智能装备升级国家需求,重点研发机器人智能交互共性关键技术,开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系统平台,促进机器人智能交互技术成果转化并开展规模化应用验证。

机器人智能交互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负责人为新加坡工程院院士葛树志教授。青岛大学作为中心主要建设依托单位,整合自动化学院、未来研究院、医学部、附属医院等创新资源,深化科教融合,努力推动“系统+”学科群建设,着力开展高水平工程化人才培养,强化人工智能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不断提升工程化和系统集成能力,为国家机器人行业赋能升级、区域地方经济发展夯实技术基础,提供技术支撑。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是我国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工程技术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学科建设发展、培养集聚创新人才、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基地。

青岛大学推进“一核双引三驱”就业工作新模式


青岛大学获批建首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推进“一核双引三驱”就业工作新模式

青岛大学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以“实现学生的充分就业和更高质量就业”为目标,秉承“全员参与、全程指导、全心服务”工作理念,扎实推进“一核双引三驱”就业工作新模式,即围绕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这一核心,通过“内引”和“外引”两大就业工作机制牵引,完善“市场招聘与信息化服务、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就业管理服务与质量反馈”三大工作体系落地驱动,毕业生就业工作水平全面提升。

一是抓核心—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启动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改革,持续优化调整专业招生结构,2019年招生专业减少至85个;全面推进专业认证工作,围绕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十强产业需求,培育建设国家级一流专业;实施学分制改革,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实施“以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改革,开展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拔尖创新、产教协同和医教协同五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实施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激发教师工作动力;围绕教学各环节开展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完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构建“三四五”协同融合育人体系,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

二是建机制—完善“内引”和“外引”两大就业工作机制,全面激发毕业生就业工作动力。

学校始终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常抓不懈,形成了“领导主抓、学校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机制,将就业工作纳入学院年终绩效考核体系中,形成“全员重视就业、全员参与就业”的良好局面。

学校坚持“立足青岛、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是青岛市人社局建立的第一个就业服务工作站,每年均与各区人社局开展专场活动,深入青岛市知名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与省内外其他城市建立了25个就业工作站。学校成立由退伍复学大学生组成的“青核先锋营”,成立优秀辅导员和优秀学生骨干宣讲团,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三是强举措—强化三大就业工作体系落地驱动,全面服务毕业生就业工作。

拓展就业渠道,打造品牌化招聘服务。学校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以“打造企业入青招聘的首站市场”为建设目标,确定了“省内为主、省外为辅,着力沿海、覆盖二线”的建设思路,建立“校级招聘会为主导,院级招聘会为主体,专场招聘、行业定向招聘、网络招聘为补充”——“二主四补”的招聘体系,依托融“职、学、聘、创”多功能为一体的智慧教室,打造“百家名企进校园”和“周四职场”等就业市场招聘品牌。利用现代媒介工具,建立了网络媒体线上平台为主导、实体线下平台为补充的立体化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就业信息传递的精准对接;自主开发了招聘预选互动系统,提高应聘精准度和效率。

完善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工作,探索全程化指导服务。学校以实现就业指导服务“课堂教学系统化、活动开展全程化、队伍建设专家化、职业指导个性化”四化为目标,成立生涯发展教研室,构建起“1234+”模式的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即:一个分层次的生涯发展咨询平台,覆盖三个校区,每年接待学生咨询200余人次;两门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必修课;三三结合的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专家队伍,组织内训或参训项目46项,培训教师达683人次;四项满足不同就业需求的培训课、多种主题的比赛与实践活动,每年覆盖学生群体3000人次以上。

健全就业管理与就业质量跟踪调研机制,做好精准化跟踪服务。定期开展用人单位需求和满意度、毕业生就业意向和就业状况四项调查,发布四个报告:《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报告》、《毕业生就业情况白皮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及由第三方评价机构做的《年度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质量综合报告》,邀请第三方机构专业人士入校进行报告解读,为教育教学改革、专业调整和人才培养提供反馈意见。

以上,就是天天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青岛大学获批建首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推进“一核双引三驱”就业工作新模式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你需要图片压缩,天天高考小编推荐个不错的在线图片压缩网站:https://www.yasuotu.com/

TAG:
本文标题:青岛大学获批建首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推进“一核双引三驱”就业工作新模式
wap地址: https://m.ttjm.com/zixun/383669.html

与“青岛大学获批建首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推进“一核双引三驱”就业工作新模式”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