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介绍 > 大学排名

外国民航院校排名 其他信息:

今天天天高考网小编整理了外国民航院校排名 其他信息:
,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外国民航院校排名 
  其他信息:
  <br/>

航空航天四大名校

其他信息:


外国民航院校排名 
  其他信息:
  <br/>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有三个校区,分别是明故宫、将军路和天目湖校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南航(NUAA)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以理工类为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高校、“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等。

材料补充: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设的专业主要有: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力学、飞行器动力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车辆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生物医学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航天航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微波毫米波系统与器件技术)、信息工程(航空航天)、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机械工程、工业设计、飞行器*工程、机器人工程、智能*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核工程类、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应用统计学等。

其他信息:


外国民航院校排名 
  其他信息:
  <br/>

1、哈尔滨工业大学 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3、西北工业大学 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5、南昌航空大学 6、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7、中国民航大学 8、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9、贵州航天工业学院 10、西安航空学院

院校专业:


外国民航院校排名 
  其他信息:
  <br/>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成立于 1952年,由当时的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组建,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学校所在地北京,分为学院路校区、沙河校区,占地3000多亩,总建筑面积170余万平方米。建校以来,北航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是全国第一批16所重点高校之一,也是80年代恢复学位制度后全国第一批设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首批进入“211工程”,2001年进入“985工程”,2013年入选首批“2011计划”国家协同创新中心,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学校第十六次党员代表大会提出以建设扎根中国大地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发展愿景目标,。,近年来,学校着力提升办学境界和格局,大力促进空天信融合发展的学科态势,持续优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推进一流师资队伍建设,加快推动科研创新转型发展,务实开展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合作,大力推进办学条件和民生改善,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综合办学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跻身国内高水平大学的第一方阵,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学校学科繁荣,特色鲜明。确立了 “顶尖工科、一流理科、精品文科、优势医工”的学科建设方针,现有工、理、管、文、法、经、哲、教育、医和艺术10个学科门类。有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并列全国高校第7名),2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0个北京市重点学科,10个国防特色学科,14个A类学科,其中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为A+学科。有74个本科专业,2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突出学科基础地位,构建空天信融合、理工文交叉、医工结合的一流学科体系,形成珠峰引领、高峰集群、高原拓展的良性学科生态。在航空、航天、动力、信息、材料、仪器、*、管理等学科领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形成了航空航天与信息技术两大优势学科群,国防科技主干学科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工程学、材料科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社会科学总论六个学科领域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工程学、材料科天天入全球前1‰,在2020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航空航天工程学科连续第三年蝉联世界第一。,学校名师荟萃,人杰地灵。目前学校教职工总数达到 4266人,其中专任教师2368人。专任教师中,72.5%具有高级职称,86.64%具有博士学位。汇聚了26位两院院士、63位“奖励计划”教授、59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6位“万人计划”领军人才、5位国家级教学名师等为代表的杰出人才和74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8位“奖励计划”青年学者等为代表的优秀青年人才。人才队伍中涌现出众多国家一等奖获得者、领域专家和型号总师,以及一大批年轻有为、造诣精深的专家学者。,学校精育良才,立德树人。有全日制在校生 37000余人,其中本科生与研究生比例为1:1,在校攻读学位的外国留学生2300余人。近年来各省招生生源高考成绩平均排名在前3‰,并有多个省份已进入全省排名前1‰,学校理工类生源整体质量稳居全国第9名。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把培养拔尖人才与强化爱国担当相结合,在知识创造中培养人才,在人才培养中创造知识,着力培养理想高远、学识一流、胸怀寰宇、致真唯实的领军领导人才。打造一流本科生教育,推进大类招生,扩大专业自主选择权,突出厚基础、个性化、导师制、小班化培养,健全完全学分制。推进通识教育、书院育人,发挥华罗庚班、吴大观班、人文社会科学实验班及高等理工学院、中法工程师学院等试验班和荣誉学院的引领辐射作用。构建知识学习、能力实践、国际交流三位一体大课堂,强化跨学科实践、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实践。研究生教育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立足国际学术前沿,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机制,重点实施尖端优质生源汇聚、精品课程体系构筑、国际交流深度拓展、多方聚力协同育人、创新激励分类优秀、卓越导师队伍建设等行动计划,着力打造“重创新、强能力、高规格”的人才培养质量品牌,探索出大飞机班、发动机班、信息安全班等定制化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模式。拥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教学团队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6个,省部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4门。人才培养硕果累累,涌现出了以“北航1号”、“北航2号”、“北航3号”和“北航4号”探空火箭为代表的一大批学生科技创新作品。2010年以来,研究生有近400人次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署名达70余人次,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的数量显著增长,全国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全国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等国家级荣誉称号数量处于领先地位。历史悠久的北航“冯如杯”竞赛已连续举办30届,吸引了7万余名学生开展创新研究。学校是在全国“挑战杯”竞赛中唯一连续16届捧得“优胜杯”的高校,并在2019年承办第十六届“挑战杯”竞赛。学生创新创业作品连续三届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获得冠军、亚军各一项。春华秋实,芬芳桃李满天下。建校69载,北航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学术精英、兴业人才和治国栋梁,为国家主流行业和骨干单位输送了20多万优秀毕业生,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9%以上。近6年北航有18名校友当选为院士。,学校服务国家,锐意创新。学校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先导,强化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关键瓶颈技术汇聚、与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打造顶级创新平台和一流科研团队,科研总量不断扩大,科研经费人均位居全国高校第一。有 1个国家实验室――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9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含4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北京市高精尖创新中心,70余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有9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0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学校突出自主创新,强化协同创新,积极搭建国家级创新平台,组建大团队,承担重大科研项目,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建校60余年来,北航创造了40多项国内第一的科研成果,在尖端技术研究领域始终居于国内高校前列,研制发射(试飞)成功的多种型号飞行器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如中国第一架轻型旅客机“北京一号”、亚洲第一枚探空火箭“北京二号”、中国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北京五号”、“蜜蜂”系列飞机、共轴式双旋翼无人驾驶直升机等。近年来,学校持续强化服务国家战略能力,在航空动力、关键原材料、核心元器件等瓶颈领域的研究取得突破,多项标志性成果直接应用于国防建设。学校团队参与论证并助力研制的国产大飞机C919成功首飞,研制成功我国首个新型临近空间飞艇。学校牵头设计研制的某型无人机定型并执行重要任务,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中位居无人机方队阵首。“十五”以来,北航共获国家三大科技奖励70余项,其中,近16年获得15项国家级科技奖励一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创造了一所大学连续获国家高等级科技奖的纪录,被社会誉为科技创新的“北航模式”。学校学术论文数量和质量协同增长,实现了在《Nature》《Science》等顶级期刊发表文章的突破。学校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与航空、航天、发动机、船舶等国家重点骨干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获“2011计划”首批认定。联合中国工程院成立中国航空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打造我国航空工程科技领域首个国家级智库。全面融入首都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环北航知识经济圈”,北航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优秀国家大学科技园。,学校面向全球,开放交融。通过实施 “UPS国际化发展战略”,构建北航国际交流合作网络和平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有力提升了学校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先后与全球200余所著名高等院校、一流研究机构和知名跨国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倡导发起“国际航空航天教育协会”并加入了国际宇航联合会、“T.I.M.E.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等国际联盟和学术组织。创设了“自旋电子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英空间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等一批高端国际合作平台。与法国中央理工大学集团联合创办中法工程师学院,融合中法两国工程教育优势,被誉为中法高等教育合作典范。成立“国际通用工程学院”,努力建设全新高水平国际化通用工程教育示范学院。与浙江省*、杭州市*及法国国立民航大学合作筹建中法航空大学。实施“全球校园计划”,打造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大力开展学生交换、双学位、联合培养、国际暑期学校等各类海外学习项目,把北航校园延伸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让北航学子充分享受全球优质教育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优秀学生,国际学生规模、生源质量、培养层次、教育水平进入全国高校前列。获批设立了“联合国附属空间科学与技术教育亚太区域中心”、“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教育培训中国中心”和“北斗国际交流培训中心”。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国际科研合作成果显现,建立了10个国家级“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学校文化育人,传承创新。学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扬 “空天报国、敢为人先”的北航精神和“开放包容、务实担当”的北航文化,以三代北航人的“长鹰志”“中国心”“陀螺梦”凝聚共识,以听党话、跟党走的红色基因打造空天报国精神标识。深刻把握新媒体阵地对大学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精心打造了以官微“航小萱”为核心的新媒体传播矩阵。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航空航天博物馆、音乐厅、艺术馆、校史馆、艺文雅苑、致真共享空间、咏曼剧场、艺文空间等文化场馆为阵地,以感动北航、北航大讲堂、我爱我师、博雅课堂、高雅艺术进校园、驻校艺术家/作家计划、大学生艺术团等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了传统承续品牌、典型引路品牌、文化景观品牌和人文滋养品牌,营造了教风优良,学风严谨,景观优美,人景祥和的一流大学文化氛围,在全国高校起到探索和示范作用。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全国高校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文化育人示范项目2项、特色展示项目2项,并获首都文明校园、北京高校十佳美丽校园、首都文明单位标兵称号。,云空高远启征程,星光璀璨映华章。迈入新时代、谱写新篇章,学校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毫不动摇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一流大学发展自信,自觉把办学精神与服务国家使命融为一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以“北航梦”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十大航空学校排名

院校专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成立于 1952年,由当时的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组建,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学校所在地北京,分为学院路校区、沙河校区,占地3000多亩,总建筑面积170余万平方米。建校以来,北航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是全国第一批16所重点高校之一,也是80年代恢复学位制度后全国第一批设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首批进入“211工程”,2001年进入“985工程”,2013年入选首批“2011计划”国家协同创新中心,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学校第十六次党员代表大会提出以建设扎根中国大地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发展愿景目标,。,近年来,学校着力提升办学境界和格局,大力促进空天信融合发展的学科态势,持续优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推进一流师资队伍建设,加快推动科研创新转型发展,务实开展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合作,大力推进办学条件和民生改善,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综合办学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跻身国内高水平大学的第一方阵,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学校学科繁荣,特色鲜明。确立了 “顶尖工科、一流理科、精品文科、优势医工”的学科建设方针,现有工、理、管、文、法、经、哲、教育、医和艺术10个学科门类。有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并列全国高校第7名),2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0个北京市重点学科,10个国防特色学科,14个A类学科,其中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为A+学科。有74个本科专业,2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突出学科基础地位,构建空天信融合、理工文交叉、医工结合的一流学科体系,形成珠峰引领、高峰集群、高原拓展的良性学科生态。在航空、航天、动力、信息、材料、仪器、*、管理等学科领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形成了航空航天与信息技术两大优势学科群,国防科技主干学科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工程学、材料科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社会科学总论六个学科领域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工程学、材料科天天入全球前1‰,在2020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航空航天工程学科连续第三年蝉联世界第一。,学校名师荟萃,人杰地灵。目前学校教职工总数达到 4266人,其中专任教师2368人。专任教师中,72.5%具有高级职称,86.64%具有博士学位。汇聚了26位两院院士、63位“奖励计划”教授、59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6位“万人计划”领军人才、5位国家级教学名师等为代表的杰出人才和74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8位“奖励计划”青年学者等为代表的优秀青年人才。人才队伍中涌现出众多国家一等奖获得者、领域专家和型号总师,以及一大批年轻有为、造诣精深的专家学者。,学校精育良才,立德树人。有全日制在校生 37000余人,其中本科生与研究生比例为1:1,在校攻读学位的外国留学生2300余人。近年来各省招生生源高考成绩平均排名在前3‰,并有多个省份已进入全省排名前1‰,学校理工类生源整体质量稳居全国第9名。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把培养拔尖人才与强化爱国担当相结合,在知识创造中培养人才,在人才培养中创造知识,着力培养理想高远、学识一流、胸怀寰宇、致真唯实的领军领导人才。打造一流本科生教育,推进大类招生,扩大专业自主选择权,突出厚基础、个性化、导师制、小班化培养,健全完全学分制。推进通识教育、书院育人,发挥华罗庚班、吴大观班、人文社会科学实验班及高等理工学院、中法工程师学院等试验班和荣誉学院的引领辐射作用。构建知识学习、能力实践、国际交流三位一体大课堂,强化跨学科实践、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实践。研究生教育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立足国际学术前沿,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机制,重点实施尖端优质生源汇聚、精品课程体系构筑、国际交流深度拓展、多方聚力协同育人、创新激励分类优秀、卓越导师队伍建设等行动计划,着力打造“重创新、强能力、高规格”的人才培养质量品牌,探索出大飞机班、发动机班、信息安全班等定制化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模式。拥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教学团队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6个,省部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4门。人才培养硕果累累,涌现出了以“北航1号”、“北航2号”、“北航3号”和“北航4号”探空火箭为代表的一大批学生科技创新作品。2010年以来,研究生有近400人次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署名达70余人次,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的数量显著增长,全国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全国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等国家级荣誉称号数量处于领先地位。历史悠久的北航“冯如杯”竞赛已连续举办30届,吸引了7万余名学生开展创新研究。学校是在全国“挑战杯”竞赛中唯一连续16届捧得“优胜杯”的高校,并在2019年承办第十六届“挑战杯”竞赛。学生创新创业作品连续三届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获得冠军、亚军各一项。春华秋实,芬芳桃李满天下。建校69载,北航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学术精英、兴业人才和治国栋梁,为国家主流行业和骨干单位输送了20多万优秀毕业生,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9%以上。近6年北航有18名校友当选为院士。,学校服务国家,锐意创新。学校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先导,强化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关键瓶颈技术汇聚、与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打造顶级创新平台和一流科研团队,科研总量不断扩大,科研经费人均位居全国高校第一。有 1个国家实验室――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9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含4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北京市高精尖创新中心,70余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有9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0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学校突出自主创新,强化协同创新,积极搭建国家级创新平台,组建大团队,承担重大科研项目,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建校60余年来,北航创造了40多项国内第一的科研成果,在尖端技术研究领域始终居于国内高校前列,研制发射(试飞)成功的多种型号飞行器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如中国第一架轻型旅客机“北京一号”、亚洲第一枚探空火箭“北京二号”、中国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北京五号”、“蜜蜂”系列飞机、共轴式双旋翼无人驾驶直升机等。近年来,学校持续强化服务国家战略能力,在航空动力、关键原材料、核心元器件等瓶颈领域的研究取得突破,多项标志性成果直接应用于国防建设。学校团队参与论证并助力研制的国产大飞机C919成功首飞,研制成功我国首个新型临近空间飞艇。学校牵头设计研制的某型无人机定型并执行重要任务,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中位居无人机方队阵首。“十五”以来,北航共获国家三大科技奖励70余项,其中,近16年获得15项国家级科技奖励一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创造了一所大学连续获国家高等级科技奖的纪录,被社会誉为科技创新的“北航模式”。学校学术论文数量和质量协同增长,实现了在《Nature》《Science》等顶级期刊发表文章的突破。学校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与航空、航天、发动机、船舶等国家重点骨干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获“2011计划”首批认定。联合中国工程院成立中国航空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打造我国航空工程科技领域首个国家级智库。全面融入首都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环北航知识经济圈”,北航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优秀国家大学科技园。,学校面向全球,开放交融。通过实施 “UPS国际化发展战略”,构建北航国际交流合作网络和平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有力提升了学校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先后与全球200余所著名高等院校、一流研究机构和知名跨国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倡导发起“国际航空航天教育协会”并加入了国际宇航联合会、“T.I.M.E.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等国际联盟和学术组织。创设了“自旋电子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英空间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等一批高端国际合作平台。与法国中央理工大学集团联合创办中法工程师学院,融合中法两国工程教育优势,被誉为中法高等教育合作典范。成立“国际通用工程学院”,努力建设全新高水平国际化通用工程教育示范学院。与浙江省*、杭州市*及法国国立民航大学合作筹建中法航空大学。实施“全球校园计划”,打造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大力开展学生交换、双学位、联合培养、国际暑期学校等各类海外学习项目,把北航校园延伸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让北航学子充分享受全球优质教育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优秀学生,国际学生规模、生源质量、培养层次、教育水平进入全国高校前列。获批设立了“联合国附属空间科学与技术教育亚太区域中心”、“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教育培训中国中心”和“北斗国际交流培训中心”。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国际科研合作成果显现,建立了10个国家级“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学校文化育人,传承创新。学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扬 “空天报国、敢为人先”的北航精神和“开放包容、务实担当”的北航文化,以三代北航人的“长鹰志”“中国心”“陀螺梦”凝聚共识,以听党话、跟党走的红色基因打造空天报国精神标识。深刻把握新媒体阵地对大学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精心打造了以官微“航小萱”为核心的新媒体传播矩阵。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航空航天博物馆、音乐厅、艺术馆、校史馆、艺文雅苑、致真共享空间、咏曼剧场、艺文空间等文化场馆为阵地,以感动北航、北航大讲堂、我爱我师、博雅课堂、高雅艺术进校园、驻校艺术家/作家计划、大学生艺术团等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了传统承续品牌、典型引路品牌、文化景观品牌和人文滋养品牌,营造了教风优良,学风严谨,景观优美,人景祥和的一流大学文化氛围,在全国高校起到探索和示范作用。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全国高校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文化育人示范项目2项、特色展示项目2项,并获首都文明校园、北京高校十佳美丽校园、首都文明单位标兵称号。,云空高远启征程,星光璀璨映华章。迈入新时代、谱写新篇章,学校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毫不动摇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一流大学发展自信,自觉把办学精神与服务国家使命融为一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以“北航梦”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英国航空航天专业大学排名

其他信息:

2012年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部的学科排名结果如下图:

注:该专业不涉及飞行员,飞行员和考军校一样,首先是要通过非常严格的体检的,如果是考飞行员,基本上只要通过体检,成绩基本合格就可以啦,且无论什么学校都能有很不错的前景……

中国外国语大学排名

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大连外国语学院 3、南京邮电大学 4、西北政法大学 5、天津财经大学 6、上海金融学院 7、上海理工大学 8、上海大学 9、上海大学 10、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11、天津外国语学院 12、北京工商大学 13、南京财经大学 14、上海政法学院 15、上海电力学院 16、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17、大连医科大学 18、南京工业大学 19、浙江工商大学 20、浙江财经学院 21、四川外语学院 22、北方工业大学 23、扬州大学 24、南京审计学院 25、云南财经大学 26、中国民航大学 27、江西财经大学 28、武汉科技大学 29、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北京市属二本大学(文科) 24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市北京市本科 25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市北京市本科 26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北京市本科 27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市北京市本科 28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市北京市本科 29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北京市本科 30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北京市本科 31中国传媒大学教育部北京市本科 32国际关系学院教育部北京市本科 33中央戏剧学院教育部北京市本科 34中央美术学院教育部北京市本科 35中央音乐学院教育部北京市本科 36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中央办公厅北京市本科 37外交学院外交部北京市本科 38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中华全国总工会北京市本科 39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共青团中央北京市本科 40中华女子学院中华妇女联合会北京市本科 41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市北京市本科 42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北京市北京市本科 43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市北京市本科 44北京印刷学院北京市北京市本科 45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北京市北京市本科 46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市北京市本科 47首钢工学院北京市北京市本科 48北京农学院北京市北京市本科 49首都体育学院北京市北京市本科 50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市北京市本科 51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市北京市本科 52中国音乐学院北京市北京市本科 53中国戏曲学院北京市北京市本科 54北京舞蹈学院北京市北京市本科 55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市北京市本科 56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市教委北京市
请采纳。
满意请采纳。

英语四级考不过能影响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毕业吗? ...

【导读】华图四川事业单位考试网( https://sc.huatu.com/sydw/ )提供以下事业单位招考信息:2022年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招聘工作人员公告,更多关于2022四川事业单位招聘,四川事业单位考试,事业单位招考公告的内容,可关注公众号四川事考咨询中心(huatusydw)或添加微信客服号(huatukele)咨询!
点击下方领取: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招聘公告,备考干货。
选择地市 成都 郫县 温江 阿坝 南充 遂宁 眉山 泸州 乐山 雅安 德阳 绵阳 宜宾 自贡 达州 广安 广元 巴中 内江 资阳 西昌 攀枝花 甘孜
选择项目 公务员 事业单位 军队文职 选调生 公选遴选 医疗卫生 公安招警 金融银行 教师招聘 三支一扶 社区工作者
为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创建“双一流”高水平特色大学、满足教学、科研、飞行训练一线用人需求,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新津分院、广汉分院、洛阳分院、遂宁分院(以下简称“各分院”)根据国家、民航局、四川省、河南省相关规定及学校事业发展需要,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相关工作人员。此次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的岗位性质为劳动合同制用工,首聘劳动合同期限为3年,合同期内的相关薪酬待遇、职称评聘、在职培训、岗位晋级、劳动保护及福利等,参照学校同类同级事业编制在职人员相关规定标准执行。
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招聘单位基本情况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新津分院、广汉分院、洛阳分院、遂宁分院隶属于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是学院下设的飞行训练分院。用工单位为新津分院(驻地:四川成都)、广汉分院(驻地:四川德阳)、洛阳分院(驻地:河南洛阳)、遂宁分院(驻地:四川遂宁)。应聘人员最终工作地点、工作内容须服从各分院工作安排。
二、招聘对象、范围及基本条件
(一)招聘的对象和范围
面向全国招聘取得普通高等教育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学位并完全符合各分院2022年3月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及条件要求一览表(附件)相关要求和本公告其他要求的人员。其中:
1.已经毕业的应聘人员必须在面试资格审查时提交应聘岗位所要求的毕业证、学位证等相关证书。
2.2022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应在2022年7月31日前取得符合岗位条件要求的毕业证、学位证等证书,并凭证书办理确认等手续。
3.留学回国人员的学历、学位证书取得时间以通过教育部确认后的时间为准(确认时间须在2022年8月31日前)。
未在规定时间内取得并提供有关证书的,视为应聘人员自动放弃,责任自负。2022年7月31日之后毕业的在读生不属于此次公开招聘的范围。
(二)基本条件
1.应聘人员应同时具备的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事业心和责任感强。
(3)身体健康,具有正常履行招聘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
(4)符合本公告招聘岗位所需的其他具体条件及资格要求(详见附件)。其中,应聘人员本人的有效毕业证以及学位证所载学历和专业名称,与所报考岗位“学历学位要求”和“学科专业要求”两栏的学历学位、专业资格条件要求须相符。考生在相关高等院校所学的辅修专业以及学位证书,不作为报考岗位的所需专业。
(5)中小学教师报考者,须征得县级以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书面同意。
(6)委培、定向毕业生,须征得原委培、定向单位同意并出具书面证明。
(7)对应聘人员的年龄要求:硕士研究生32周岁以下(1990年6月30日之后出生);本科生、大专生28周岁以下(1994年6月30日之后出生)。年龄计算截止时间为2022年6月30日。
(8)除体育教师、飞行教师外,其他岗位应聘人员须达到大学英语四级及以上水平。
岗位要求具有大学英语四级证书的,报考人员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即可:大学英语四级测试成绩达到425分及以上;大学英语六级测试成绩达到425分及以上;获得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四级及以上合格证书;雅思考试5.0分及以上;托福考试50分及以上;取得英语专业四级或专业八级合格证书;在官方语言为英语的国家留学,并取得学历学位。
岗位要求具有大学英语六级证书的,报考人员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即可:大学英语六级测试成绩达到425分及以上;获得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五级合格证书;雅思考试6.0分及以上;托福考试65分及以上;取得英语专业四级或专业八级合格证书;在官方语言为英语的国家留学,并取得学历学位。
(9)政治面貌要求为*党员的,报考时须为*党员(含预备党员)。
(10)凡进入面试资格审查的人员,须在面试资格审查时按照本人应聘的岗位提供所要求必备的各种证件原件。
2.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报考:
(1)曾受过各类刑事处罚的;
(2)曾被开除公职、被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辞退或解聘的;
(3)有违法、违纪行为正在接受审查的;
(4)尚未解除党纪、政纪处分的;
(5)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的相关规定应当回避的;
(6)尚处于试用期内的新录用公务员;
(7)按照《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规定,由人民法院通过司法程序认定的失信被执行人;
(8)曾参加学院公开招聘并被录用但未报到或经公开招聘后工作不满3年辞职的;
(9)法律法规等规定的其他不能报考事业单位的情形。
三、公开招聘岗位和名额
本次招聘名额合计58名。新津分院14个名额,广汉分院15个名额,洛阳分院18个名额,遂宁分院11个名额,具体岗位见附件。应聘人员最终工作地点、工作内容须服从各分院工作安排。
四、报名、缴费、岗位调整及打印准考证
(一)时间安排
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本次招聘可能会调整考试日程,如有调整,相关信息将在成都人事考试网、学院官方网站和各分院官方网站予以公布,请报考人员随时关注变化情况并做好相应安排。
网上报名:2022年3月7日09:00至2022年3月17日12:00。
网上缴费:2022年3月7日09:00至2022年3月17日17:00。
准考证打印时间:2022年3月23日至2022年3月26日。
笔试时间:暂定于2022年3月27日上午(具体时间详见准考证)。
(二)报名方式
本次公开招聘仅采用网络报名方式进行,不组织现场报名。报名网站:登录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http://cdhrss.*.gov.cn )官网,点击右侧“个人服务―>人事考试”栏进入成都人事考试网报名。
(三)报名程序
1.报名须知
报考者登录报名网站后,认真阅读本公告,详细了解招聘对象、范围、条件以及有关政策规定、注意事项等内容,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完全符合报考条件的一个岗位报名,每个报考者在本次公开招聘中限报一个岗位。
2.报名注册
报考者按网络提示进行注册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并上传照片(已经注册的报考者可直接登录报名)。电子照片须为本人近期免冠正面证件照,格式为jpg,像素为102(宽)×126(高),大小在20KB至160KB之间。报考者可下载并使用自动审核程序处理后上传照片,系统会自动审核照片。不按规定上传照片者,将无法缴纳报名费。上传照片与本人不符的,将不能参加本次考试。
3.填报信息
上传照片审查合格的报考者,在网上选择应聘岗位后应如实、准确填写《应聘资格审查表》的各项内容并认真核对,确认无误后提交,以便各分院了解报考者基本情况,但不作为资格审查的依据。如因填写错误、不完整、不准确造成面试资格审查不通过的,由此产生的后果由应聘人员自行承担。
4.资格审查
本次笔试考试不设网上资格初审,网络报名成功不代表资格审查合格。报考者最终是否符合所报岗位条件要求由各分院负责的面试资格审查、考核中的复核最终确定。在招聘的任何环节发现报考者不符合报考条件、弄虚作假、违反回避制度的,报考或聘用资格一律无效,且责任自负。
5.网上缴费
报考者按网络提示缴纳笔试考务费。根据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四川省财政厅《关于重新公布人力资源保障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川发改价格〔2017〕472号)文件规定,笔试每科收费50元。逾期未缴费者,视为自动放弃。缴费成功后将不能再更改报名信息,除岗位取消情况外概不办理退费手续。
6.打印《应聘资格审查表》
通过缴费成功的报考者,须及时登录成都人事考试网,按网络提示打印《应聘资格审查表》3份,供面试资格审查时使用。
(四)岗位调整
招聘岗位的应聘人数(以缴费后确认人数为准)与招聘名额之比未达到本公告规定的笔试开考比例(3:1)的,由各分院调减该岗位的招聘名额或取消该招聘岗位。岗位调减或取消的情况,将在各分院官方网站上予以公布。原应聘人员报考的岗位被取消后,在符合相关岗位报考条件的前提下可以申请调整到其他相同或相近的招聘岗位参加考试。已缴费但招聘职位被取消的报考者,成都人事考试网将通过网络平台退还笔试考务费到其支付账号。
(五)打印准考证
网上报名并缴费成功的报考者,须于网站公布时间凭报名时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登陆成都人事考试网自行打印笔试《准考证》。逾期未打印者,视为自动放弃。在考试当天,报考者须持本人准考证和身份证(不含旧版临时身份证和过期身份证、身份证复印件、户口簿)按准考证指定的时间和考场参加笔试。
(六)直接考核岗位的报名方式及相关要求
直接考核岗位的报考人员不参加成都人事考试网的报名,不参加笔试。报考者须于2022年3月17日12:00前将岗位要求的全部材料扫描后以压缩文件形式发送至各分院公开招聘电子邮箱。如因材料不齐造成的审核不通过或因邮件名称不规范造成的投递不成功,责任自负。
直接考核岗位的其他要求详见各分院2022年3月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及条件要求一览表(附件)。
五、考试
本次公开招聘采取综合淘汰的考试方式进行。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的有关规定,结合各分院实际,笔试开考比例为有效报考人数与招聘岗位的招聘人数之比不低于3:1。
(一)考试总成绩计算原则
考试总成绩=笔试成绩×40%+面试成绩×60%。
(二)笔试
1.笔试科目。笔试科目分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能力测试》两科。《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全部为客观性试题,题型均为选择题。《综合能力测试》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为主观性试题。
2.笔试成绩计算。笔试成绩=《职业能力倾向测验》×50%+《综合能力测试》×50%,满分为100分。
3.笔试时间、地点
笔试时间和考试地点详见《准考证》。应聘人员须持《笔试准考证》和本人身份证于指定的时间和考场参加笔试。未按规定时间参加考试的视为自动放弃考试。因应聘人员缺考而产生实际开考比例低于规定比例的,该岗位予以调减或取消。
4.笔试总成绩的公布
笔试总成绩及岗位排名于2022年4月13日18:00前在各分院官网公布,请报考者及时上网查询。对笔试总成绩有疑问的报考者,可向各分院人事科提交书面申请进行查分,逾期不予受理。根据《四川省人事考试查分规则》规定,本次考试中的客观题科目不受理查分申请。
(三)面试
1.确定参加面试资格审查人员
各分院根据参考人员笔试总成绩和具体招聘岗位的招聘名额,从高分到低分按3:1的比例确定面试资格审查人员。与最后一名面试资格审查通过的人员笔试总成绩相同的人员,一并确定为面试资格审查人员。
面试资格审查的人员名单于笔试成绩公布后3日内在各分院官网公布。
2.面试资格审查手续的办理
面试资格审查时间和地点: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和要求,面试资格审查时间、地点另行通知。请报考者及时关注各分院官方网站。
3.面试资格审查须携带材料
(1)《应聘资格审查表》(报名系统自动生成)2份;
(2)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各1份;
(3)已经毕业的应聘人员须提供有效的毕业证、学位证原件和复印件各1份;2022届应届毕业生参加面试资格审查时,需提供本人所在学校主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开具的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原件和复印件各1份。其最终是否符合报考岗位的学位、学历和专业资格条件,以本人毕业时取得的有效学位证及毕业证所载学历、专业和毕业时间名称为准;
(4)外语过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成绩单等应聘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各1份;
(5)有政治面貌要求的岗位需提供应聘人员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出具的政治面貌证明原件1份;
(6)与报考资格相关的其他材料。
应聘人员无论报考任何岗位,面试前均须参加面试资格审查。不能按要求提供上述证件和证明以及未按时参加资格审查的,视为自动放弃其面试资格。通过面试资格审查的人员,由各分院人事科发给《面试通知书》。
(7)因面试资格审查未通过或未按规定时间参加资格审查出现的空缺,按笔试总成绩从高到低等额递补人员参加面试资格审查(如笔试成绩相同,一并递补),递补只进行一次。面试资格审查递补人员名单、递补审查时间、递补审查地点将在各分院官网公布,请报考者密切关注相关信息。
4.面试时间及地点
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和要求,面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请考生及时关注各分院官方网站。
面试当日,面试人员凭《面试通知书》、本人有效身份证按面试通知书规定的时间、指定的地点准时到面试考场候考。未按规定时间到考场候考的视为自动放弃面试资格,由此出现的面试名额空缺不再递补面试人选,因缺考出现空缺而产生面试实际开考比例低于规定比例(3:1)的,仍视为有效比例。
5.面试方式和内容
面试由各分院公开招聘工作领导小组分别组织,面试成绩满分为100分,60分为及格,不及格者不予录用。
面试主要采用自我陈述、专业考核、现场答辩等方式进行。
(1)综合性面试
综合性面试形式为自我陈述、相关知识现场答辩。通过考生的自我陈述、现场答辩,重点从事业心、责任感、心理素质、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知识应用及创新能力、举止仪表及适应岗位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特长或才艺等要素进行考核评分。
(2)专业考核
教师岗位专业考核形式为试讲,试讲时需提供教案和PPT课件。重点从实现教学目的的能力、掌握教材内容的能力、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教学基本素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具的能力、教学效果等要素进行考核评分。试讲的内容为应聘的岗位所必须的相关专业知识(内容由各分院公开招聘工作领导小组指定)。
其他岗位的专业考核内容在面试现场公布,由考官现场抽答。
6.面试成绩公布
应聘人员的面试成绩在面试结束后当场公布。
(四)考试成绩公布
面试工作结束后,在各分院官方网站公布实际参加面试人员的考试总成绩(含笔试成绩、面试成绩、总成绩)。笔试成绩、面试成绩和总成绩均按“四舍五入”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公布。若同一招聘岗位应聘人员出现总成绩并列的,则按应聘人员面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确定进入下一环节人选。
六、体检
(一)体检人员确定
根据招聘岗位及名额,按照应聘人员的考试总成绩,由各分院从高分到低分(按报考岗位分别排名)依次等额确定体检人选。
(二)体检标准
体检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并结合民航行业特点和岗位实际要求执行。国家、四川省、河南省、民航局、学院有其他规定的,从其规定。
(三)体检时间和地点
体检由各分院组织进行,体检费由应聘人员承担。体检时间、地点及人员名单随面试人员考试成绩公布。
未按规定时间到指定地点以及未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规定项目体检的应聘人员,视为自动弃权。
(四)复检
应聘人员对体检结果有异议的,可在收到体检结果之日起3日内提出复检申请。征得同意后,由各分院统一安排复检,申请复检人员的最终体检结论以复检结果为准。
七、考核
各分院对体检合格人员的思想政治表现、遵纪守法情况、道德品质修养、心理调适能力、业务能力、工作实绩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并对其报考资格进行复查,具体过程,另行通知。对考核和复查中发现有不符合报考或录用条件的,取消其报考资格且后果自负。
八、政治审查
具体过程,另行通知。对审查中发现有不符合报考或录用条件的,取消其报考资格且后果自负。
九、公示
考试、体检、考核等流程均合格的报考者各分院确定为拟录用人员,并在各分院官方网站上公示7个工作日。
公示内容包括拟录用人员姓名、招聘岗位等,并公布监督举报*接受社会监督和举报。举报者应以真实姓名实事求是地反映问题,并提供必要的调查线索。公示期间及以后因被公示人弃权或因其被举报查实取消资格后出现的空额,不再递补。
十、审核确认和签订劳动合同
公告公示无异议的拟录用人员,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具体时间以各分院通知为准)到各分院人事科报到,签订劳动合同,并提供下列材料:
(一)2022届应届毕业生提供招聘岗位所需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就业报到证及其他相关资格证书原件。
(二)已毕业人员应提供招聘岗位所需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和其他相关资格证书原件。
(三)在职人员应提供原单位出具的解除聘用(劳动)合同书、或者同意流(调)动的书面材料、或者生效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裁决书等有效书面证明材料以及招聘岗位所需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和其他相关资格证书原件。
(四)下岗、失业人员应提供户口所在地县级劳动保障部门发放的《再就业优惠证》或失业证明、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以及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出具的档案管理证明。
拟录用人员要保证提供的上述材料的真实性,如发现有弄虚作假情况,取消其录用人员资格,赔偿由此给各分院带来的经济损失,其一切后果自负。
逾期不能按要求提供上述材料的以及取得录用资格的人员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视为自动放弃,取消其拟录用资格。
十一、纪律与监督
有关单位和工作人员在公开招聘中,应确保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接受社会及有关部门的监督。对违反规定、弄虚作假录用的人员一经查实,取消其录用资格,并对相关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十二、其他事项
(一)此次公开招聘过程中如有调整、补充等事项,由各分院在各自官方网站上予以公告,并以最新公告内容为准。
(二)请应聘人员确保联系方式正确、畅通。因无法与应聘人员取得联系所造成的后果,由应聘人员自行负责。
(三)各分院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
(四)政策和考务咨询*:028-82581623、82581561(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新津分院人事科),0838-5182415、5182715(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广汉分院人事科),0379-62328061、62328063、62328065(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洛阳分院人事科),0825-2936224、2936226、2936207(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遂宁分院人事科)。
成都人事考试网上报名操作技术支持*:12333。
(五)监督*:028-82581516(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新津分院纪委),0838-5182487(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广汉分院纪委),0379-62328012(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洛阳分院纪委),0825-2936296、2936382(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遂宁分院纪委)。
(六)电子邮箱:xjfyrsk@cafuc.edu.cn(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新津分院),ghfyrsk@cafuc.edu.cn(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广汉分院),lyfyrenshi@cafuc.edu.cn(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洛阳分院),snsnfyrsk@cafuc.edu.cn(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遂宁分院)。
(七)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公开招聘网站网址: http://rsc.cafuc.edu.cn;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新津分院网站网址: http://www1.cafuc.edu.cn;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广汉分院网站网址: https://www2.cafuc.edu.cn;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洛阳分院网站网址: http://www3.cafuc.edu.cn;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遂宁分院网站网址:
https://www5.cafuc.edu.cn/
(八)本公告的最终解释权归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新津分院、广汉分院、洛阳分院、遂宁分院公开招聘工作领导小组所有。
附件: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新津分院、广汉分院、洛阳分院、遂宁分院2022年3月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及条件要求一览表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新津分院、广汉分院、洛阳分院、遂宁分院
2022年3月2日

院校专业:

国家航空大学(英文简称NAU)在乌克兰是一所高等教育机构,在世界上是最领先的航空高等教育之一。该大学主要在工程、经济学、律师、生态学、翻译、心理学、社会学、等等这些专业培训出高素质专业人员。 国立航空大学

详情

历史小知识 1933年在基辅理工学院的基础上开设了航空课,并且在同年在基辅理工学院航空系上成立了肌肤航空学院。在1965年改称为民航基辅研究所。在1949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当时有7名来自中国的学生在该院校学习。在1994年获得了大学地位并改称为基辅国立民航大学。在2000年该大学获得了国家地位正式更名为国立航空大学。 如今该大学在近80年的历程中,已有200000多名高素质专家重该大学毕业。大多数毕业生中包括提供飞机飞行、维护和维修、客货运输的着名科学家,航空公司负责人、企业家、列宁和国家将获得者等等知名人物。 该大学的国际学院为全球122多个国家培训了约6500多名专家,其中有超过250名学生成为了科学的候选人和医生。该大学的毕业生在航空公司、企业、设计和设计办公室担任领导职位。 如今该大学以拥有独特的设备、管理航空和太空火箭技术的系统、先进的技术、以及高等教育机构的高科学和教学潜力。该大学拥有70架飞机和直升机、42架飞机发动机、3台复杂的航空模拟器、240个机载系统、模拟器支架和3,000多台现代计算机。该大学拥有世界上唯一的训练机库、训练机场、无线电多边形和地面设备地面、空气动力学和训练综合体。 该大学拥有一支强大的师资团队,其中有15名院士和该大学的相应成员,有270多名科学博士教授、有900多名科学候选人副博士教授、有80多名荣誉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以及国家奖获得者。来自航空公司和工业企业的领先专家也参与了教育过程。该大学的在校生有50000多名,也包括来自世界49个国家的1200多名外国外国留学生。 如今该大学的航空航天、运输技术、经济与企业、管理、建筑、电子设备、无线电工程、计算机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等等这些专业受外国留学生的欢迎。该大学还与来自世界英国、西班牙、荷兰、德国、法国、中国、韩国等等其它国家的大学一起,对广泛的科学和技术进行研究。与该大学合作的外国航空公司有蒙古MIAT航空公司、越南航空公司、越南太平洋航空公司、塔吉克斯坦Tochikiston航空公司、摩尔多瓦航空公司等等。每年派出教师和学生去外国高等教育机构学习积累经验。该大学每年经常组织参加国内和国际会议、探讨会等等项目。 学校设施 教学楼 科技图书馆 文化艺术中心 医疗中心 体育和保健中心 大学出版社 宿舍 餐厅 药房 学生俱乐部 院系介绍 信息与诊断系统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法学院 运输技术学院 人文学院 研究所介绍 航空航天研究所 计算机技术的电子控制系统研究所 城市发展研究院 航空和航天法研究所师资培训学院研究所的研究院 人道主义研究所 国际民航组织研究所 远程和远程学习研究所 先进技术研究所 研究生研究所 土地管理和信息研究所 技术、国际关系研究所技术管理研究所 城市简介 基辅,在乌克兰是一所最大的城市。是乌克兰的文化、政治、社会经济、运输、科学和宗教中心。是继伊斯坦布尔,莫斯科,伦敦,圣彼得堡,柏林和马德里之后的欧洲第七大城市。 地理位置 位于乌克兰中部的北部,第聂伯河,基辅中心的聚集地。 城市气候 属于中等大陆气候,冬季和夏季都温暖,但在气候变化的程度上具有海洋的特征。空气的温度主要取决于太阳辐射的接收,太阳辐射又取决于太阳光的入射角。在夏至(6月22日),角度达到63°。这一天的持续时间为16.5小时。在冬至的那一天(12月22日),太阳升起在地平线上方16°。这一天的持续时间是8小时。每年的总日照时间为1927小时,或43%。在这一年中,最长的日照在6月和7月(每次279小时),最短在12月(139小时)。基辅的年平均气温为+ 8.4°C,最高 - 7月:+ 20.5°C,最低 - 1月:-3.5°C。 预科信息 该大学的预科班是为了零基础俄语外国留学生而成立的。具体课程会根据学生所选的专业方向而制定的。 在完成预科课程之后学生将获得乌克兰教育和科学部批准的证书。

以上,就是天天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外国民航院校排名 其他信息:
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你需要图片压缩,天天高考小编推荐个不错的在线图片压缩网站:https://www.yasuotu.com/

TAG:
本文标题:外国民航院校排名 其他信息:

wap地址: https://m.ttjm.com/zixun/448360.html

与“外国民航院校排名 其他信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