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分数线

制药工程高考分数线排名 江苏大学排名

江苏省教育厅
本科
综合

今天天天高考网小编整理了制药工程高考分数线排名 江苏大学排名,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制药工程高考分数线排名 江苏大学排名

江苏科技大学常州大学南通大学哪个好?

三所学校都处于长三角经常发达地带。在招生时,部分省是一本招生,部分省是二本招生。三所学校的专业特色不同,各有侧重,但南通大学开设医学、师范类专业,专业相对热门。
一、江苏 科技 大学
江苏 科技 大学地处镇江,前身是镇江船舶学院,后又先后合并了江苏省江海贸易学校、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于2004年更名为江苏 科技 大学,现由江苏省*中船重工、中国船舶两家大型国企共建。看学校的背景,就知道学校是以工科为主的大学,船舶类专业是相对强势专业。江苏 科技 大学共开设60个本科专业,其中工科专业35个,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江苏 科技 大学共9个学科上榜,最高2个B-,分别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获评C级。船海、材料、自动化是相对较好的专业。
二、常州大学
常州大学的前身是中国石化所属的江苏石油化工学院,2010年更名常州大学,现由江苏省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共建。现开设70个本科专业,其中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全是化工相关的专业。拥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常州大学6个学科上榜,最高1个B-: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工与机械是相对较好的专业。
三、南通大学
南通大学于2004年由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三校合并组建。医学、师范这两类当前属热门,所在南通大学在招生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现开设104个本科专业,其中临床医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英语、汉语言文学、预防医学5个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有 3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信息与通信工程),22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第四轮学科学科评估,南通大学共有7个学科上榜,最高评级1个B-: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获评C级。

从以上对比来看,三所学校专业水平相差不多。选择时可以按专业倾向来选,工科中船舶、自动化可以选江苏 科技 大学,化工类专业可以选常州大学,医学、师范、电气选南通大学。

我是吉林省高考志愿咨询师,欢迎评论区交流不同意见。关注更多高考志愿问题。

江苏 科技 大学、常州大学、南通大学哪个好?
在2018年校友会的榜单上,南通大学在这三所大学中排名最高,排在江苏省第22名,其次是江苏 科技 大学,排名第24名,常州大学紧随其后排在第25名。从排名上看,三所大学相差不大。其实这三所大学的整体实力都差不多,就看你想读什么专业了。

江苏 科技 大学的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畜牧学等学科都不错;常州大学材料学、化学工艺、油气储运工程等学科实力较强。而南通大学医学类专业是首屈一指的,所以哪个大学好,就要看你想往哪个专业方向去发展。

都说录取分数线排名是考生用脚给大学排名。如果你非得要给这三所实力相差不大的大学里排个名,那么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三所大学的高考录取分数线,看看在江苏省的考生中这三所大学哪一所才是“大哥”。

2018年常州大学在江苏理科的投档线为341分,而江苏 科技 大学和南通大学均为336分。所以在江苏理科考生眼里大概是常州大学 南通大学=江苏 科技 大学。而文科的情况则是南通大学341分,常州大学340分,江苏 科技 大学339分。所以在文科生眼里大致是南通大学 常州大学 江苏 科技 大学。

由文理科的投档线可以发现,常州大学的分数线分别处在第一、第二位,受考生的青睐度较高。所以,最终来说可能常州大学更好一点。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江苏 科技 大学,南通大学,常州大学这三所大学都非常好,都有自己的特色专业和相当强大的专业实力。而且这三所大学分别为镇江市,南通市和常州市的 社会 经济发展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但从综合实力的角度来评价,南通大学的综合实力在全国排在第138名,在江苏省的大学中排在第18名;

常州大学的综合实力,在全国排在第214名,在江苏省的大学中排在第22名;

江苏 科技 大学的综合实力在全国排在第237名,在江苏省的大学中排在第23名;

从综合实力的角度来比较,南通大学最好。

南通大学的实力相当强大;

人文纪律与城乡规划,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生物工程,临床医学,药学,药物制剂,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学,思想政治教育, 体育 教育,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汉语国际教育,秘书学,英语,翻译,商务英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物流管理,音乐表演,动画,美术学等专业特色非常鲜明,实力相当强大,排在全国B+或者B类;

南通大学的音乐学在全国开设本专业的311所大学里,排在第29名。

常州大学也有自己非常强大的专业集群;

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制药工程,能源化学工程,石油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食品质量与安全,安全工程,生物工程等专业特色非常鲜明,实力绝对强大。

江苏 科技 大学是江苏省省属大学,位于江苏省镇江市梦溪路2号。

江苏 科技 大学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蚕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财务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的特色非常鲜明。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三所大学都具有自己的特色专业,都具有自己的强势专业,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这3所大学之间进行选择,但是如果从综合实力的角度来比较,南通大学最好。

我想一定有不少人对这三个学校不太了解,毕竟都不是很出名的学校,那这三个高校到底哪个好呢?我认为南通大学更好一些。

这三所学校都是江苏省内的学校,相比来说也都不算江苏好的学校。其中江苏 科技 大学和南通大学是省属重点,常州大学相比来说略逊一筹。

了解之后,你会发现这三所学校都是非常有特色的,虽然不出名,但都是共建大学,背靠交通部、中国船舶、中石油等,就业都是不错的。

15所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 财经 大学、苏州大学、江苏 科技 大学、江苏大学、扬州大学、南通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邮电大学

江苏 科技 大学

前身是1952年筹建的新中国第一所造船中等专业学校――上海船舶工业学校。1970年迁至镇江,更名为镇江船舶工业学校。1999年江苏省江海贸易学校并入。2000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与学校合并。2004年学校更名为江苏 科技 大学。2012年江苏省*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共建江苏 科技 大学。

学校1978年开始招收培养本科生,1993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南通大学

始建于1912年,源自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办的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和南通纺织专门学校。2004年,原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南通大学。学校是江苏省人民*和交通运输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在世界大学排行榜上,南通大学位列国内第128名。

常州大学

学校始建于1978年,原名为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常州分院。2002年更名为江苏工业学院。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常州大学。2011年,江苏省*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签署共建常州大学协议。

学科建设成果:南通大学更胜一筹

江苏 科技 大学:现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南通大学:拥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信息与通信工程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

常州大学:现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都一般,尤其在江苏这地方,别的不比,就是和扬州大学和江苏大学的差距都非常大!

相对而言,三所里面南通大学好些

江苏 科技 大学好一些

在江苏,以江苏命名大学都不好。常州,南通大学也不例外

这几所学校实力都差不多,排名也差不多!

江苏 科技 大学的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畜牧学等学科都不错;

常州大学材料学、化学工艺、油气储运工程等学科实力较强。

南通大学医学类专业是首屈一指的,所以哪个大学好,就要看你想往哪个专业方向去发展。

所以,看专业选择学校才最重要啊!

三所大学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都是双非院校。不推荐就读!

高考550分能上211大学吗


制药工程高考分数线排名 江苏大学排名

高考550分能上211大学。

550分左右能考的211院校有很多,如中国药科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

从历年来的高考分数线来看,211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50-570分左右,但是有的专业不是那么的好。

新高考模式之后,多了一个等级赋分制度,有几门学科的分值并不是固定的,通过赋分之后,学生的成绩可能会变高,也可能会变低。

211工程(英文:Project 211)是为了面向21世纪,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中国*集中中央、地方各方面的力量,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使其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的建设工程。

550分左右能考的211院校个别简介:

1.中国药科大学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药学高等学府。学校药学学科水平全国第一,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荣获A+。同时,中药学、生物制药、制药工程、临床药学等都是学校优势专业,实力较为出众。

2.华南师范大学位于广东广州,属于广东省最好的师范大学。学校办学实力出色,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收获4个A类学科,其中心理学更是排名全国第一。学校目前的优势专业较多,包括经济学、教育学、汉语言文学、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心理学等。

3.四川农业大学位于四川省雅安市,也是西南地区的211大学之一。学校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表现最好的学科为――畜牧学(A-),且优势专业多为农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林学等。同时,学校由于地位位置相对偏僻,而专业又多为冷门专业,所以目前属于排名较低的211大学之一。

江苏高考分数构成


制药工程高考分数线排名 江苏大学排名
80%能。估计理科一本线是490左右,文科不清楚。
还是报二本稳妥!可以选课相对好的学校。
实在想报一本的话就不要选大城市啦!

下面是我在网上找的一些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好运!

高考考了一本线左右,建议报考的大学:
1――昆明理工大学,全国排名93(08年),工科62(08年),位于西部的她是西部重点建设大学,但每年录取分数不高,
看其简介――现有4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00个硕士点、22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和1个ΜΒΑ授权点。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8个省部级重点学科,9个省院省校合作共建的重点学科。 现有各类学生44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5千余人,全日制本专科学生220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17000人。中国人民**在我校设立了“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办公室”,现有380名在读国防生。

学校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教学、科研队伍,在3316名在职教职工中,具有各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100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及*两院院士16人;博士生导师73人,国家级、省级、校级重点学科带头人110人;在1690名专任教师中,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人员74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944人;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省*特殊津贴人员86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26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人,后备人才10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11人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第四届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1人。
冶金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其他的省重点学科很多,像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
推荐指数五颗星!
2――成都理工,全国排名94(08),工科71(08),绝对的211实力,不信请看数据。
成都理工大学始建于1956年,其前身是成都地质学院。1993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组建成都理工大学。有62个本科专业、5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工程硕士招生领域、20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和8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2007年在校学生总数25314人,其中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9637人,硕士研究生2069人,博士研究生552人。在编教职工224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9人,教授171人,副教授310人,其中有3人成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1人获“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2人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6人入选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和“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获高校青年教师奖,4人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2人获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1人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3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8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0人获“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称号,23人获“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8人获四川省青年科技奖。

学校是我国重要的地球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之一,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其中1个与西南石油大学共建)和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建校52年来,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技项目近1000项,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等在内的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750项(次),发表论著1万余篇(部)。学校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科技文化活动,近年来组队参加 “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 英语演讲等重要赛事,获得国际奖9项、省部级和国家级奖励400余项;获得全国大学生田径、羽毛球、攀岩、健美操锦标赛前八名20余项次,省市高校田径、篮排球、健美操等团体和个人前八名近40余项次;获得全国、省市级大学生艺术专业比赛含金奖在内的各类奖励50余项次。
强势专业是地质和石油方向
推荐指数五颗星!
3――西安理工大学,也许她才是最应推荐的二本院校,但不是全国一百强的她知名度不如上两所,全国排名134(08),工科63(08),
西安理工大学前身是北京机械学院和陕西工业大学于1972年合并组建的陕西机械学院,隶属机械工业部。1994年1月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更名为西安理工大学,1998年划转为中央和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高校。北京机械学院和陕西工业大学的历史可分别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和19世纪末期,由于历史变迁频繁,学校将人民*接管北京机械学院前身之一“国立北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的时间――1949年5月1日定为建校日。58年来,学校伴随着共和国一起成长,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较强办学实力和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校是我国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现有水利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覆盖全部本科专业。建有水利工程、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水文学及水资源等5个学科为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机械*及其自动化等10个学科为陕西省重点学科。1999年,学校研究生部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授予“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2001年学校实现了全国优秀博士论文零的突破。

学校现有教职工2,326人,专任教师1,343人,其中教授162人,副教授371人;247人具有博士学位,650人具有硕士学位。5人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3人分别被授予国家、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16人分别获得省部级“劳动模范”、“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标兵”等称号;1人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9人为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强势专业水利,一级国家重点学科

水利工程 2007新增

二级国家重点学科

水文学及水资源 2002

水工结构工程 2007新增
推荐指数五颗星!

4――广东工业大学,工科76,曾有人说武汉有武大华科广东有中山华工,武汉有武理工广东有广工大,可见广工大的实力。易建联可是广东工业的学子啊!
学校现有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5个学科教授评审权,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含MBA),14个工程硕士授予领域,并具有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有省级重点学科1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10个,广东省名牌专业13个,省级以上重点课程24门,省级精品课程11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建有各类研究所和教育、研究中心。用于教学、科研、管理的计算机10000多台套,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总值3.67亿元。图书馆拥有藏书284.30万册、电子图书148.77万册,并采用共享方式,多渠道、大幅度拓展了信息资源使用范围。
强势专业――无国家重点,省重点
机械*及其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材料加工工程 材料学 电力系统及其自化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计算机应用技术 岩土工程 应用化学 环境工程
推荐指数四颗星!
5――山东科技大学,工科77,和 昆明理工大学 成都理工一样老牌的工科冷门大学,实力当然还是有的,并且位于青岛市同城的青岛科技大学也不错,工科全国72,
学校在青岛、泰安、济南三地办学,总占地面积243.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设有16个学院和9个教学系(部)以及1个独立学院。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7个山东省“泰山学者”设岗学科;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7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4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72个本科专业。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实验室)27个,山东省强化建设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青岛市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学校设有国家*业信息化培训中心授权业务中心、国家外专局外语培训中心、“山东―俄罗斯科技合作中心”、青岛市*业信息化人才培训基地。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在学校设有中国唯一的“中国科学中心”。

学校现有在校生3.8万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3700余人,独立学院学生6900余人。有教职工29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900余人,教授257名,副教授411名。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5名,“泰山学者”5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名,享受国家*特殊津贴教师58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省部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7名。博士生导师125名。

学校有全国优秀教师8人,省级优秀教师19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教育部、财政部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1个,山东省品牌专业建设点3个,山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5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1项。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全省高校前列。学校已为社会培养了10万余名各类人才。

强势学科――矿业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岩土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推荐指数三颗星!
6――沈阳工业大学,工科78,我偶然看到他们的电气工程竟是国家重点学科,竟有院士坐镇,竟在全国前十,我真难过我没报他,要知道电气工程可是高薪高福利行业啊!
国家重点学科1个、省重点一级学科4个、省重点二级学科16个。建有国家稀土永磁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风力发电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高电压强电流与新型电机重点实验室、复杂曲面数控*技术重点实验室、镁合金及其成型技术等省级重点实验室、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15个国家和部省级科研基地。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名师云集。现有教职工2649人。教师1113人,其中院士3人、博士生导师37人、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5人、教授、副教授469人,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9%,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21%。
重点学科

重点学科一览表
国家重点学科 电机与电器
辽宁省重点一级学科 机械工程
辽宁省重点一级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
辽宁省重点一级学科 电气工程
辽宁省重点一级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
辽宁省重点二级学科 机械*及其自动化
辽宁省重点二级学科 机械设计与理论
辽宁省重点二级学科 机械电子工程
辽宁省重点二级学科 车辆工程
辽宁省重点二级学科 材料加工工程
辽宁省重点二级学科 材料学
辽宁省重点二级学科 材料物理与化学
辽宁省重点二级学科 电机与电器
辽宁省重点二级学科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辽宁省重点二级学科 高压电与绝缘技术
辽宁省重点二级学科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辽宁省重点二级学科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辽宁省重点二级学科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辽宁省重点二级学科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辽宁省重点二级学科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强校啊!不过地处东北导致分数不高,
推荐指数三颗星
7――西南科技大学,敢取西南之名,就可见其是不可小看的,拥有36所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再次证明其确实有来头。报吧错了也不要怕.不过当地黑帮当道还是慎报啊!
学校设有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城建学院、环境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财经学院、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社会科学学院、文学院、艺术学院、网络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长虹信息学院、国际工商学院等20个学院;在工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农学、管理学等7个学科,设有电子信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工商管理、城市规划、环境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制药工程、建筑学、英语、汉语言文学、艺术设计、政治学与行政学、工程力学、自动化等53个本科专业和1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在校研究生和普通全日制本、专科学生2.4万余人。有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8个,科研机构21个。学校现有教职工2000多人,其中教师1300余人,有包括院士在内的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600余人,有一批博士生、硕士生导师和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学校前身是1952年建立的重庆建筑工程学校,后改为西南工学院,2000年12月西南工学院和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西南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将在工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农学、管理学等7个学科中设置30多个本专科专业,拥有多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在校学生16000多人。现有教授、副教授200多名,而且拥有!!!18位院士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和有2位院士的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参与共建,这些院士将作为西南科技大学的*教授,大大提升该院的师资力量。!!!!!学校拥有图书70多万册,并与15个国家的有关高校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
强势专业――材料
推荐指数两颗星!
8――南京工程学院,2000年成立的大学,地处南京并且开设专业是目前中国最需要的专业,就业很火,尤其电力系,
南京工程学院是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省属本科院校,是一所以工学为主,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理学、法学等多学科的高等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单位和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应用型本科院校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学校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市,现有普通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4711人,成人教育函授在籍学生6676人。
历史沿革 南京工程学院是由两所原国家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和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于2000年合并组建而成,2001年,经江苏省*批准,原隶属于国家核工业部的南京工业学校并入学校。原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是同济医工学堂于1915年创建的附设机师科,历经同济高级职业学校、南京机器*学校、南京机械专科学校等时期,原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46年的江苏省立苏州高级工业学校,历经南京电力学校、南京电力专科学校等时期。原两所专科学校分别隶属于原国家机械工业部和国家电力工业部,于1997年和2000年先后划转到江苏省管理。2000年以来,学校发扬“知行统一,创业创新”的精神,确立并贯彻“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在举办应用型本科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校企合作和产学研合作教育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办学实力大大增强,办学水平稳步提高,办学特色更加鲜明。
办学条件 学校占地面积2800亩(含科技产业园区),各类校舍总建筑面积近6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达到15.7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2亿元。有各类实验室157个、实验中心33个、实习(实训)室88个、实习(实训)基地15个、校外实习基地112个。有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省级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示范中心3个。以现代化、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图书信息中心建筑面积3.85万平方米,馆藏印刷型文献127.47万册、电子文献63万种(套)。建成了覆盖全部校园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学校各项配套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校园依山抱水,环境优美,各类教学、生活、运动设施齐全,教学仪器设备先进。
学科专业 学校现设有机械工程学院、材料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通信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车辆工程系、环境工程系、人文与社会科学系、外语系、基础部和体育部共16个院(系、部)以及工程基础实验与训练中心、先进*技术工程中心、电力仿真与控制工程中心等3个工程中心,并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和民办二级学院――康尼学院。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始终与机械、电力行业发展紧密联系,学校缘机、电而生,因机、电而强,在服务、奉献机械、电力行业建设中迅速发展壮大。长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与机械、电力行业的密切合作,形成与两大行业深厚的历史渊源。学校组建以后,坚持继续为行业服务的特色,坚定不移地走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促发展的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依托机械、电力等学科专业优势,以机械、电力产业链为主线,整合优化资源,构建了以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建筑学等专业为主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现有本科专业35个,专业方向69个,其中,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热能工程被列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自动化专业被列为国家首批特色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自动化专业被评为省级品牌特色专业。
师资队伍 截止到2007年底,学校共有专任教师956人。师资队伍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93人,占师资总数的32.55%,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7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458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师资总数的59.44%。教师队伍中,有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8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8人,江苏省中青年优秀骨干教师30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 资助计划3人,现有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4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
教学改革 学校具有深化教育教学教学改革的优良传统。从1987年起,学校就借鉴德国办学经验,先后与华东工学院(现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工学院(现江苏大学)联合创办“3+1” 本科专业,培养了一批很受社会欢迎的本科层次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在专科办学过程中,经原国家教委批准,率先在全国高工专中实施“小范围、大幅度”专业教学改革,建成了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示范作用的专业,电网监控专业“两条线”的教学模式获得了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为推动我国高等工程专科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学校组建后,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突出教学改革在教学工作中的引领作用,深入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全面实施教育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创建了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4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1项;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江苏省精品(优秀)课程(群)9门,建成(立项)校级精品(优秀)课程(群)77门;主编出版的教材178本,列入“十五” 国家规划教材28本、“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52本。建成国家级精品教材1本,建成(立项)省部级精品(优秀)教材13本。2007年,机电控制类专业被教育部遴选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人才培养 近一个世纪以来,学校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已先后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及机械、电力事业的发展培养和输送了10万余名各类工程技术专门人才和管理人才。学校毕业生遍布华夏,在祖国的各个地方,在机械、电力以及核工业等各个领域都有学校毕业生奋斗的身影和前进的足迹,一大批毕业生成为行业领域中的中坚和骨干,他们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奋斗在工程第一线,为国家富强、特别是为机械、电力行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线职业工程师,毕业生以思想政治过硬、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好、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强、发展后劲足而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和广泛好评。2003年以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连续被评为“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校企合作 学校贯彻“学以致用”办学理念,遵循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坚持走产学合作教育之路,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思路,提升校企合作层次,扩大校企合作规模,丰富校企合作内涵,创建了多元化、多样性校企合作模式。合作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选派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强理论研究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参加学校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直接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以及教学实践等。合作企业还通过多种方式直接参与学校各类实验室的建设,学校先后与美国GE Fanuc公司、UGS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博世力士乐公司、海克斯康测量技术集团、日本三菱公司、法国施耐德等著名大型跨国公司以及江苏省电力公司、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南瑞继保等25家国际国内大型企业合作,协议投入3.3亿元共建实验(实训)中心,目前已完成投入1.8亿元。通过开展多元化、多样性的校企合作,搭建了校企相融的桥梁和联合育人的平台,为学生营造了掌握行业最新设备、最新技术和了解企业文化的工程环境,也为企业提供了展示其技术和产品的窗口,建立了“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形成了鲜明的校企合作办学特色。
科研产业 在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工作,学校整体科研能力和校办科技产业效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实现了校内产学研的良性互动。2005-2007年,学校共承担包括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各级各类科研课题495项,科研经费到款1.63亿元,2007年,实现科研经费到款5896万元。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先后建成省级工程中心4个,征地237亩建成学校产业园区,有力地促进了科技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2007年,产业*总额达到4.5亿元。“十五”以来,产业依靠学校的支撑,充分发挥产学合作的优势和产业园区的科技孵化功能,申请并获批准专利项目61个,获国家重点新产品称号3项,获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3项,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学校现有科技产业7个,其中,南京康尼新技术有限公司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并被南京市委、市*评为优秀企业,另有两家企业被评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
国际交流 学校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办学的力度,在加强同国内高校、企业交流合作的同时,积极拓宽渠道加强同国外高校和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建立了与国外高校、企业间多层次的国际合作交流关系。先后与德国、英国、爱尔兰、法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的10所高校建立了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关系。上世纪80年代,学校就与德国康斯坦茨工业技术大学实现了教师和学生互派。2004年以来,学校又先后与英国诺森比亚大学、爱尔兰都柏林格林菲斯学院等高校就学分互认等问题达成一致,按照“2+2”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联合办学,学校中外合作办天天入一个新的阶段,开辟了国际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途径。
多年来,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得到了教育部、江苏省委、省*以及社会各界的殷切关怀和大力支持。经过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党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校园建设等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当前,全校师生员工正在党的“*”精神鼓舞下,按照“提升内涵,彰显特色,协调发展,增强实力”的工作方针,团结一致,为早日把学校建成有较大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工程大学而努力奋斗!
强势专业――电力,机械类
推荐指数一颗星

还有很多好的二本没写那是因为他们分数大多超一本十分左右,不建议报考如上海电力学院,南京邮电等
我可以列一下
邮电通信类当然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政法财经类西北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
理工类:昆明理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
交通建筑类华东交通大学,兰州交通大学,青岛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有国家重点实验室)
师范类徐州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
商学类兰州商学院,广州商学院,天津商学院, 重庆工商大学,浙江工商大学
还有近些年新起的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河北科技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还有不是特别看好的农林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林业大学,福建农林科技大学
外语类西安外国语 大连外国语 天津外国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我没写长沙理工挺内疚的就简单说一下,由长沙电力和交通合并的,强势专业当然是和电力,交通有关的啦,
同时希望大家补充让学弟学妹们好报志愿。

江苏大学排名


制药工程高考分数线排名 江苏大学排名
综合最新的大学排名、大学头衔和高考录取分数线,我得出的比较正确的排名是这样子的:
(不含医科大学和中医药大学以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No.1 南京大学(C9+985+211+双一流A类)
(全国排名第7名左右(清北复交浙科南人))
No.2 东南大学(985+211+双一流A类)
(全国排名第15~20名)
No.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11+双一流)
(全国排名第25~40名)
No.4 南京理工大学(211+双一流)
( 全国排名第25~40名)
No.5 河海大学(211+双一流)
(全国排名第35~50名)
No.6 苏州大学(211+双一流)
(全国排名第35~50名)
No.7 南京师范大学(211+双一流)
(全国排名第45~60名)
No.8 南京农业大学(211+双一流)
(全国排名第45~60名)
No.9 江南大学(211+双一流)
(全国排名第45~60名)
No.10 中国药科大学(211+双一流)
(全国排名第60~80名)
No.11 中国矿业大学(211+双一流)
(全国排名第60~80名)
No.12 南京邮电大学(双一流)
(全国排名第60~80名)
No.1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双一流)
(全国排名第60~80名)
No.14 南京工业大学
(全国排名第70~100名)
No.15 南京林业大学(双一流)
(全国排名第90~120名)
No.16 江苏大学
No.17 扬州大学

主要是按照高考录取分数线,辅以大学排名来的。其中江苏大学和扬州大学虽然排名特别高,但事实上省内录取最低分比较低,扬大在省内只要比本一线高5~12分就能上到,江苏大学略微高一点点

以上,就是天天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制药工程高考分数线排名 江苏大学排名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你需要图片压缩,天天高考小编推荐个不错的在线图片压缩网站:https://www.yasuotu.com/

TAG:
本文标题:制药工程高考分数线排名 江苏大学排名
wap地址: https://m.ttjm.com/zixun/496486.html

与“制药工程高考分数线排名 江苏大学排名”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