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介绍 > 校区地址

北大严文明教授是哪里人 最能证明中国是水稻的故乡的遗址是哪里

今天天天高考网小编整理了北大严文明教授是哪里人 最能证明中国是水稻的故乡的遗址是哪里,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北大严文明教授是哪里人 最能证明中国是水稻的故乡的遗址是哪里

谁发明了水稻栽培?

是谁发明了水稻栽培?
――探访万年仙人洞
2004年9月下旬,江 南一个典型的阴雨天,公路两旁的稻穗已经开始变黄,对面的大荷山不到300米高的山顶上云雾缭绕。站在名为“吊桶环”的小丘上,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赵志军打量了一会儿脚下细雨中的大源盆地,转身对我说: “这个地方与10多年前没什么变化。当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差点错过了吊桶环,这一带有很多洞穴,我们调查了仙人洞和附近一个蝙蝠洞档埋,回来经过吊桶环时,我们的向导、万年县博物馆的王炳万馆长对我们说:要不要停下来看一看?我曾在小山顶上捡到过碎陶片。然后我们停车上来看,这一看不得了,找到了一万四千年前的栽培稻,最后这儿发掘的东西比几百米外的仙人洞还多。我们猜测这儿是仙人洞人的‘屠宰场’。” 1.4万年前的栽培稻(或者按照考古学家“保守”一点的惯例,只说“1.2万年前”),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也就是说,可能是仙人洞和吊桶环一带的先民种下了世界上第一棵水稻,这种奇妙的作物从赣东北这个数平方公里的小盆地播向世界,后来养育颤蠢伍着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 天生一个仙人洞 “首届稻作文化旅游节”和“第四届农业考古学术讨论会”正在江西万年只有数万人口的县城热热闹闹地进行着,并非所有出席研讨会的学者都同意“万年为世界栽培稻起源地”这样的陈述,在学者眼中,稻作农业发展史的面目就更加扑朔迷离了。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卓有成效的发掘研究不过10年,关于栽培稻和世界稻作的起源,还将有许多争论和新材料的呈现。 但近年来,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的重要性无疑已得到学界公认,并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这儿出土了上万年的栽培稻植硅石和上万年的陶器,还有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早期期间所有阶段的大量石器、骨器、动植物遗存,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权威、北大教授严文明曾指出,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是国内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向新石器时代早期过渡地层关系最完整、清晰的地点。世界著名考古学家、发现玉米栽培起源地的美国人马尼士博士,1993年和1995年两次作为美方负责人参与对该遗址的中美联合发掘,他认为,在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发现了许多以前没人知道的旧石器时代的事,是农业考古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水稻栽培的证据”,“通过国际合作调查,我们可以改写部分中国历史”。 万年县位于鄱阳湖东南岸,属亚热带湿润气候,从古至今都堪称稻米之乡。在离万年不远的东乡县,发现有最靠北的野生稻分布。从明朝开始,这儿出产一种进贡皇帝享用的“万年贡米”,米粒细长,香而不腻。据说万年部分农村今天沿用的谷仓形制,仍与汉代记载一模一样。 从县城往东北方向沿乡村公路行约10公里,便进入大源盆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写有田园诗句的宣传牌立在青黄的稻田间,穿过稻田和青青大源河水,走到小荷山的南山脚下,我们便见到仙人洞人1万年前的居所。这些发明水稻栽培的先人果然聪明,仙人洞的“风水”无疑是一流的。仙人洞是一座冬暖夏凉的石灰岩溶洞,纵深约40米、底宽约19米、弧顶约高14米,洞口约两米宽。仙人洞前方是大源盆地平坦的盆底,大源河蜿蜒流过。出洞口往右800米即为地势稍高的吊桶环。 在“六山一水两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万年县境内,像吊桶环这样的小丘随处可见。“吊桶环”丘顶上有一对巨石如力士抵角,形成一天然岩厦顶棚,下面可供人避雨、穿行,因形似当地人挑水用的吊桶把手而得名“吊桶环”。专家猜测,吊桶环以前可能也是一个封闭的山洞,后来部分坍塌才变成可穿行的过道;仙人洞人可能先住在吊桶环,后来在水位退落时搬到更低的仙人洞,而把吊桶环当做处理猎物和采集物的生产场所。 世界各地发现的古人类遗址,大多在喀斯特溶洞发育地区。中国有名的古人类化石,如北京猿人、柳江人、马坝人、金牛山人、和县人、山顶洞人等,均发现于石灰岩洞穴中。原始人类在学会建造房屋之前,都不约而同地选择冬暖夏凉的石灰岩洞穴栖身。万年仙人洞所在的大源乡及临近的盘岭正是石灰岩溶洞较多的茄或地区,大源另有一座大型溶洞,名叫“神农宫”。神农氏正是中国古籍记载及民间传说中发明水稻栽培的先人。 天下水稻本一家? 11年前,赵志军是作为美国密苏里大学植物考古学博士出现在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的发掘现场,今天他借“万年稻作文化节”和“第四届农业考古学术讨论会”故地重游,身份已成为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 作为上世纪90年代两次重要发掘的参与者和遗址出土文物中栽培稻植硅石的鉴定者,赵志军可说是本届农业考古研讨会上最受关注的人。他提醒记者注意“栽培稻”起源和“稻作农业”起源的区别,在1998年接受美国《科学》杂志采访时,赵志军就提出这种观点:从最初下意识的水稻栽培行为到稻作农业的形成,中间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栽培稻的出现并不意味着稻作农业的出现,稻作农业的形成标志还包括生产工具、主要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等。 “我们在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越来越晚近的地层中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栽培稻植硅石,这表明栽培稻的比重不断增大,但同时发现了大量兽骨和鱼骨,显示仙人洞人的生产方式仍以渔猎为主,所以我不能说这儿的栽培稻是稻作农业的起源。在浙江河姆渡发现的7000年前的大量稻谷,意义有所不同,因为看起来水稻栽培已成为他们的主要食物来源。” “可以肯定的是,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栽培稻是在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所以,世界上以稻米为主食的2/3的人类要感谢仙人洞人。”赵志军笑道。 “但我不认为天下水稻都源自一地,我倾向于水稻多起源说。今天的栽培稻有粳稻和籼稻之分,粳稻适于北方温带气候,生长周期较长,米粒短胖;籼稻米粒细长,适于南方亚热带气候,生长周期短。通过基因分析,人们发现,粳稻和籼稻的差别比它们各自与野生稻的差别还大,所以它们很可能有各自的起源地,从野生稻就开始有区分了。” 坚持天下水稻本一家的一元起源论者也不少。他们认为从野生稻到栽培的籼稻和粳稻之间,存在一种粒型由细长变得越来越短胖的趋势,适应的地域也越来越广。野生稻的变异能力很强,完全可能发展出粳籼这样不同的品种。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朱乃诚研究员提出水稻“中心起源、边缘发展”学说,颇得人心,指栽培稻在一个中心地区起源,然后逐渐扩散,在周边地区发展、成熟。争论的焦点是那一个中心起源地“花落谁家”。 自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发掘后,颇有睥睨群雄之意,与它争夺栽培稻发明权的最有力竞争者要算湖南道县玉蟾岩,那儿也是一个古人类住过的石灰岩洞穴,也发现了上万年前的栽培稻,而且发现的是稻谷(三粒半稻谷),不仅是植硅石。道县附近的江永县也有野生稻的存在。一些湖南的研究者便因此极力主张道县栽培稻的优先权。 江西万年和湖南道县均属于长江中游地区,因此也有学者将栽培稻起源地圈定为“长江中游”或“长江中下游”。这种看法有渐成主流之势。 但其实很多学者心中都清楚,栽培稻起源到底是一元或多元,不同遗址的水稻间是什么关系,还会不会发现更早的栽培稻,这些疑问至今并没有最后结论。 那两年我看了两万个显微样品 提到植硅石和稻谷的差别,该请赵志军博士介绍一点技术细节了。 考古学是一门综合多种手段和方法、思辨与实践并行的学科,好的考古学家都是左右脑并用的有趣人物,这一点往往超越行外人的想像。植物考古说起来有点玄,你想,水稻在地层中埋了上万年,还有多少蛛丝马迹可寻呢?而且,还要区分出野生稻和栽培稻!? 赵志军介绍说,所谓植硅石,是指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形成的石化细胞,因为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不断从土壤中吸收液态二氧化硅,充填在细胞中,形成类似动物体内“胆结石”一样的结构,最后整个细胞变石化死掉(比如稻谷壳外层的细胞),这些植硅石能完全保留细胞形态,在地层中也可能被保存下来。植物内部细胞也有形成植硅石的,但基本上以外部的表皮细胞形成最多。 一种植物可能形成不同类型的植硅石,而不同植物也可能有一些同类的植硅石,所以如何利用植硅石鉴定出地层中的植物类型,很难,却又能发挥强大、独到的功效,是近年来考古学的研究热点。“我在密苏里大学时,花了两三年时间专门看不同植物的植硅石,我看了4000多种植物,两万个显微样品,目的就是要找出如何鉴别稻属植物植硅石的方法。先从禾本科植物中分出稻属植物,再在稻属中区分野生稻和栽培稻。” 野生稻和栽培稻植硅石的区分有多难?“植硅石只有50微米大,相当于1毫米的1/20,实际就是稻壳的表皮毛细胞,在放大100倍的显微镜下只能看到有一个点,我们在400倍显微镜下看。稻属植硅石有一个特征性的双峰,对每一个植硅石我们要测量5个数据,如峰高、底宽等,然后,把这些数据代入一个统计学的判别公式来作出判断,野生稻和栽培稻区分的准确率在90%以上。” 这种判别方法是赵志军在密苏里大学做博士论文时建立的。可以说没有这种方法,就没有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关于栽培稻的重大发现。因为刚开始他们使用“浮选法”,赵志军带着两个民工干了两个月,一无所获。这是一种大海捞针式的工作。在吊桶环,他们最深的探方挖到了地下近6米;在用竹签挖掘、网筛筛过上百立方米的泥土后,赵志军他们最后从40个样品中“逮”到了600余个稻属植硅石个体。 未解之谜:仙人洞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了 在刚正式开放的“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陈列馆”,记者见到了根据遗骨复原的“仙人洞人”头像。看样子是一位脸颊稍长的中年妇女,面貌、气质与今天的当地人颇为相似,不知是否因为记者或复原者受到心理暗示的作用。 据20世纪60年代曾参与万年仙人洞初期发掘的陈文华研究员(现为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会长)介绍,当年他们在仙人洞洞口的大石头下面挖到这位女性和两个孩子的遗骨化石,他们分析,当时可能发生了一场类似地震的灾难,这位母亲带着孩子在逃出洞口时被滚落的大石砸死。 关于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还有许多未解之谜,最具悬念的可能就是:两万多年前,仙人洞人从哪里来?距今七八千年之后,仙人洞人又突然到哪里去了? 赵志军告诉我,当年在吊桶环遗址,挖到5米多时,已经是23000多年前的旧时代晚期了,其实还可以往下挖,看得出来下面还有东西,但是主持发掘的严文明先生说:不挖了,留着以后搞旧石器时代研究的人来挖吧。严先生因为主要研究新石器时代,怕我们没把握反而破坏下面的地层。所以,仙人洞人的故事还有更古老的部分仍然深埋地下。 发掘还发现,仙人洞和吊桶环的地下遗存到距今七八千年后突然出现断层,从距今8000年到商周之间是一片空白(万年县境内有大量商周时期以来的文化遗存)。其间数千年,难道仙人洞人蒸发了吗?或者,他们搬到哪里去了?他们的迁徙与栽培稻的传播有没有关系呢?这是一个漫长的故事,中间缺失的数千年的环节,等着我们去重拾和补叙。

最能证明中国是水稻的故乡的遗址是哪里


北大严文明教授是哪里人 最能证明中国是水稻的故乡的遗址是哪里
是谁发明了水稻栽培?
――探访万年仙人洞
2004年9月下旬,江 南一个典型的阴雨天,公路两旁的稻穗已经开始变黄,对面的大荷山不到300米高的山顶上云雾缭绕。站在名为“吊桶环”的小丘上,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赵志军打量了一会儿脚下细雨中的大源盆地,转身对我说: “这个地方与10多年前没什么变化。当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差点错过了吊桶环,这一带有很多洞穴,我们调查了仙人洞和附近一个蝙蝠洞档埋,回来经过吊桶环时,我们的向导、万年县博物馆的王炳万馆长对我们说:要不要停下来看一看?我曾在小山顶上捡到过碎陶片。然后我们停车上来看,这一看不得了,找到了一万四千年前的栽培稻,最后这儿发掘的东西比几百米外的仙人洞还多。我们猜测这儿是仙人洞人的‘屠宰场’。” 1.4万年前的栽培稻(或者按照考古学家“保守”一点的惯例,只说“1.2万年前”),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也就是说,可能是仙人洞和吊桶环一带的先民种下了世界上第一棵水稻,这种奇妙的作物从赣东北这个数平方公里的小盆地播向世界,后来养育颤蠢伍着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 天生一个仙人洞 “首届稻作文化旅游节”和“第四届农业考古学术讨论会”正在江西万年只有数万人口的县城热热闹闹地进行着,并非所有出席研讨会的学者都同意“万年为世界栽培稻起源地”这样的陈述,在学者眼中,稻作农业发展史的面目就更加扑朔迷离了。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卓有成效的发掘研究不过10年,关于栽培稻和世界稻作的起源,还将有许多争论和新材料的呈现。 但近年来,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的重要性无疑已得到学界公认,并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这儿出土了上万年的栽培稻植硅石和上万年的陶器,还有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早期期间所有阶段的大量石器、骨器、动植物遗存,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权威、北大教授严文明曾指出,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是国内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向新石器时代早期过渡地层关系最完整、清晰的地点。世界著名考古学家、发现玉米栽培起源地的美国人马尼士博士,1993年和1995年两次作为美方负责人参与对该遗址的中美联合发掘,他认为,在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发现了许多以前没人知道的旧石器时代的事,是农业考古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水稻栽培的证据”,“通过国际合作调查,我们可以改写部分中国历史”。 万年县位于鄱阳湖东南岸,属亚热带湿润气候,从古至今都堪称稻米之乡。在离万年不远的东乡县,发现有最靠北的野生稻分布。从明朝开始,这儿出产一种进贡皇帝享用的“万年贡米”,米粒细长,香而不腻。据说万年部分农村今天沿用的谷仓形制,仍与汉代记载一模一样。 从县城往东北方向沿乡村公路行约10公里,便进入大源盆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写有田园诗句的宣传牌立在青黄的稻田间,穿过稻田和青青大源河水,走到小荷山的南山脚下,我们便见到仙人洞人1万年前的居所。这些发明水稻栽培的先人果然聪明,仙人洞的“风水”无疑是一流的。仙人洞是一座冬暖夏凉的石灰岩溶洞,纵深约40米、底宽约19米、弧顶约高14米,洞口约两米宽。仙人洞前方是大源盆地平坦的盆底,大源河蜿蜒流过。出洞口往右800米即为地势稍高的吊桶环。 在“六山一水两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万年县境内,像吊桶环这样的小丘随处可见。“吊桶环”丘顶上有一对巨石如力士抵角,形成一天然岩厦顶棚,下面可供人避雨、穿行,因形似当地人挑水用的吊桶把手而得名“吊桶环”。专家猜测,吊桶环以前可能也是一个封闭的山洞,后来部分坍塌才变成可穿行的过道;仙人洞人可能先住在吊桶环,后来在水位退落时搬到更低的仙人洞,而把吊桶环当做处理猎物和采集物的生产场所。 世界各地发现的古人类遗址,大多在喀斯特溶洞发育地区。中国有名的古人类化石,如北京猿人、柳江人、马坝人、金牛山人、和县人、山顶洞人等,均发现于石灰岩洞穴中。原始人类在学会建造房屋之前,都不约而同地选择冬暖夏凉的石灰岩洞穴栖身。万年仙人洞所在的大源乡及临近的盘岭正是石灰岩溶洞较多的茄或地区,大源另有一座大型溶洞,名叫“神农宫”。神农氏正是中国古籍记载及民间传说中发明水稻栽培的先人。 天下水稻本一家? 11年前,赵志军是作为美国密苏里大学植物考古学博士出现在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的发掘现场,今天他借“万年稻作文化节”和“第四届农业考古学术讨论会”故地重游,身份已成为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 作为上世纪90年代两次重要发掘的参与者和遗址出土文物中栽培稻植硅石的鉴定者,赵志军可说是本届农业考古研讨会上最受关注的人。他提醒记者注意“栽培稻”起源和“稻作农业”起源的区别,在1998年接受美国《科学》杂志采访时,赵志军就提出这种观点:从最初下意识的水稻栽培行为到稻作农业的形成,中间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栽培稻的出现并不意味着稻作农业的出现,稻作农业的形成标志还包括生产工具、主要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等。 “我们在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越来越晚近的地层中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栽培稻植硅石,这表明栽培稻的比重不断增大,但同时发现了大量兽骨和鱼骨,显示仙人洞人的生产方式仍以渔猎为主,所以我不能说这儿的栽培稻是稻作农业的起源。在浙江河姆渡发现的7000年前的大量稻谷,意义有所不同,因为看起来水稻栽培已成为他们的主要食物来源。” “可以肯定的是,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栽培稻是在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所以,世界上以稻米为主食的2/3的人类要感谢仙人洞人。”赵志军笑道。 “但我不认为天下水稻都源自一地,我倾向于水稻多起源说。今天的栽培稻有粳稻和籼稻之分,粳稻适于北方温带气候,生长周期较长,米粒短胖;籼稻米粒细长,适于南方亚热带气候,生长周期短。通过基因分析,人们发现,粳稻和籼稻的差别比它们各自与野生稻的差别还大,所以它们很可能有各自的起源地,从野生稻就开始有区分了。” 坚持天下水稻本一家的一元起源论者也不少。他们认为从野生稻到栽培的籼稻和粳稻之间,存在一种粒型由细长变得越来越短胖的趋势,适应的地域也越来越广。野生稻的变异能力很强,完全可能发展出粳籼这样不同的品种。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朱乃诚研究员提出水稻“中心起源、边缘发展”学说,颇得人心,指栽培稻在一个中心地区起源,然后逐渐扩散,在周边地区发展、成熟。争论的焦点是那一个中心起源地“花落谁家”。 自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发掘后,颇有睥睨群雄之意,与它争夺栽培稻发明权的最有力竞争者要算湖南道县玉蟾岩,那儿也是一个古人类住过的石灰岩洞穴,也发现了上万年前的栽培稻,而且发现的是稻谷(三粒半稻谷),不仅是植硅石。道县附近的江永县也有野生稻的存在。一些湖南的研究者便因此极力主张道县栽培稻的优先权。 江西万年和湖南道县均属于长江中游地区,因此也有学者将栽培稻起源地圈定为“长江中游”或“长江中下游”。这种看法有渐成主流之势。 但其实很多学者心中都清楚,栽培稻起源到底是一元或多元,不同遗址的水稻间是什么关系,还会不会发现更早的栽培稻,这些疑问至今并没有最后结论。 那两年我看了两万个显微样品 提到植硅石和稻谷的差别,该请赵志军博士介绍一点技术细节了。 考古学是一门综合多种手段和方法、思辨与实践并行的学科,好的考古学家都是左右脑并用的有趣人物,这一点往往超越行外人的想像。植物考古说起来有点玄,你想,水稻在地层中埋了上万年,还有多少蛛丝马迹可寻呢?而且,还要区分出野生稻和栽培稻!? 赵志军介绍说,所谓植硅石,是指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形成的石化细胞,因为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不断从土壤中吸收液态二氧化硅,充填在细胞中,形成类似动物体内“胆结石”一样的结构,最后整个细胞变石化死掉(比如稻谷壳外层的细胞),这些植硅石能完全保留细胞形态,在地层中也可能被保存下来。植物内部细胞也有形成植硅石的,但基本上以外部的表皮细胞形成最多。 一种植物可能形成不同类型的植硅石,而不同植物也可能有一些同类的植硅石,所以如何利用植硅石鉴定出地层中的植物类型,很难,却又能发挥强大、独到的功效,是近年来考古学的研究热点。“我在密苏里大学时,花了两三年时间专门看不同植物的植硅石,我看了4000多种植物,两万个显微样品,目的就是要找出如何鉴别稻属植物植硅石的方法。先从禾本科植物中分出稻属植物,再在稻属中区分野生稻和栽培稻。” 野生稻和栽培稻植硅石的区分有多难?“植硅石只有50微米大,相当于1毫米的1/20,实际就是稻壳的表皮毛细胞,在放大100倍的显微镜下只能看到有一个点,我们在400倍显微镜下看。稻属植硅石有一个特征性的双峰,对每一个植硅石我们要测量5个数据,如峰高、底宽等,然后,把这些数据代入一个统计学的判别公式来作出判断,野生稻和栽培稻区分的准确率在90%以上。” 这种判别方法是赵志军在密苏里大学做博士论文时建立的。可以说没有这种方法,就没有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关于栽培稻的重大发现。因为刚开始他们使用“浮选法”,赵志军带着两个民工干了两个月,一无所获。这是一种大海捞针式的工作。在吊桶环,他们最深的探方挖到了地下近6米;在用竹签挖掘、网筛筛过上百立方米的泥土后,赵志军他们最后从40个样品中“逮”到了600余个稻属植硅石个体。 未解之谜:仙人洞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了 在刚正式开放的“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陈列馆”,记者见到了根据遗骨复原的“仙人洞人”头像。看样子是一位脸颊稍长的中年妇女,面貌、气质与今天的当地人颇为相似,不知是否因为记者或复原者受到心理暗示的作用。 据20世纪60年代曾参与万年仙人洞初期发掘的陈文华研究员(现为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会长)介绍,当年他们在仙人洞洞口的大石头下面挖到这位女性和两个孩子的遗骨化石,他们分析,当时可能发生了一场类似地震的灾难,这位母亲带着孩子在逃出洞口时被滚落的大石砸死。 关于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还有许多未解之谜,最具悬念的可能就是:两万多年前,仙人洞人从哪里来?距今七八千年之后,仙人洞人又突然到哪里去了? 赵志军告诉我,当年在吊桶环遗址,挖到5米多时,已经是23000多年前的旧时代晚期了,其实还可以往下挖,看得出来下面还有东西,但是主持发掘的严文明先生说:不挖了,留着以后搞旧石器时代研究的人来挖吧。严先生因为主要研究新石器时代,怕我们没把握反而破坏下面的地层。所以,仙人洞人的故事还有更古老的部分仍然深埋地下。 发掘还发现,仙人洞和吊桶环的地下遗存到距今七八千年后突然出现断层,从距今8000年到商周之间是一片空白(万年县境内有大量商周时期以来的文化遗存)。其间数千年,难道仙人洞人蒸发了吗?或者,他们搬到哪里去了?他们的迁徙与栽培稻的传播有没有关系呢?这是一个漫长的故事,中间缺失的数千年的环节,等着我们去重拾和补叙。

世界上第一棵水稻是谁栽培的?


北大严文明教授是哪里人 最能证明中国是水稻的故乡的遗址是哪里
是谁发明了水稻栽培?
――探访万年仙人洞
2004年9月下旬,江 南一个典型的阴雨天,公路两旁的稻穗已经开始变黄,对面的大荷山不到300米高的山顶上云雾缭绕。站在名为“吊桶环”的小丘上,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赵志军打量了一会儿脚下细雨中的大源盆地,转身对我说: “这个地方与10多年前没什么变化。当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差点错过了吊桶环,这一带有很多洞穴,我们调查了仙人洞和附近一个蝙蝠洞档埋,回来经过吊桶环时,我们的向导、万年县博物馆的王炳万馆长对我们说:要不要停下来看一看?我曾在小山顶上捡到过碎陶片。然后我们停车上来看,这一看不得了,找到了一万四千年前的栽培稻,最后这儿发掘的东西比几百米外的仙人洞还多。我们猜测这儿是仙人洞人的‘屠宰场’。” 1.4万年前的栽培稻(或者按照考古学家“保守”一点的惯例,只说“1.2万年前”),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也就是说,可能是仙人洞和吊桶环一带的先民种下了世界上第一棵水稻,这种奇妙的作物从赣东北这个数平方公里的小盆地播向世界,后来养育颤蠢伍着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 天生一个仙人洞 “首届稻作文化旅游节”和“第四届农业考古学术讨论会”正在江西万年只有数万人口的县城热热闹闹地进行着,并非所有出席研讨会的学者都同意“万年为世界栽培稻起源地”这样的陈述,在学者眼中,稻作农业发展史的面目就更加扑朔迷离了。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卓有成效的发掘研究不过10年,关于栽培稻和世界稻作的起源,还将有许多争论和新材料的呈现。 但近年来,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的重要性无疑已得到学界公认,并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这儿出土了上万年的栽培稻植硅石和上万年的陶器,还有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早期期间所有阶段的大量石器、骨器、动植物遗存,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权威、北大教授严文明曾指出,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是国内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向新石器时代早期过渡地层关系最完整、清晰的地点。世界著名考古学家、发现玉米栽培起源地的美国人马尼士博士,1993年和1995年两次作为美方负责人参与对该遗址的中美联合发掘,他认为,在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发现了许多以前没人知道的旧石器时代的事,是农业考古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水稻栽培的证据”,“通过国际合作调查,我们可以改写部分中国历史”。 万年县位于鄱阳湖东南岸,属亚热带湿润气候,从古至今都堪称稻米之乡。在离万年不远的东乡县,发现有最靠北的野生稻分布。从明朝开始,这儿出产一种进贡皇帝享用的“万年贡米”,米粒细长,香而不腻。据说万年部分农村今天沿用的谷仓形制,仍与汉代记载一模一样。 从县城往东北方向沿乡村公路行约10公里,便进入大源盆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写有田园诗句的宣传牌立在青黄的稻田间,穿过稻田和青青大源河水,走到小荷山的南山脚下,我们便见到仙人洞人1万年前的居所。这些发明水稻栽培的先人果然聪明,仙人洞的“风水”无疑是一流的。仙人洞是一座冬暖夏凉的石灰岩溶洞,纵深约40米、底宽约19米、弧顶约高14米,洞口约两米宽。仙人洞前方是大源盆地平坦的盆底,大源河蜿蜒流过。出洞口往右800米即为地势稍高的吊桶环。 在“六山一水两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万年县境内,像吊桶环这样的小丘随处可见。“吊桶环”丘顶上有一对巨石如力士抵角,形成一天然岩厦顶棚,下面可供人避雨、穿行,因形似当地人挑水用的吊桶把手而得名“吊桶环”。专家猜测,吊桶环以前可能也是一个封闭的山洞,后来部分坍塌才变成可穿行的过道;仙人洞人可能先住在吊桶环,后来在水位退落时搬到更低的仙人洞,而把吊桶环当做处理猎物和采集物的生产场所。 世界各地发现的古人类遗址,大多在喀斯特溶洞发育地区。中国有名的古人类化石,如北京猿人、柳江人、马坝人、金牛山人、和县人、山顶洞人等,均发现于石灰岩洞穴中。原始人类在学会建造房屋之前,都不约而同地选择冬暖夏凉的石灰岩洞穴栖身。万年仙人洞所在的大源乡及临近的盘岭正是石灰岩溶洞较多的茄或地区,大源另有一座大型溶洞,名叫“神农宫”。神农氏正是中国古籍记载及民间传说中发明水稻栽培的先人。 天下水稻本一家? 11年前,赵志军是作为美国密苏里大学植物考古学博士出现在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的发掘现场,今天他借“万年稻作文化节”和“第四届农业考古学术讨论会”故地重游,身份已成为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 作为上世纪90年代两次重要发掘的参与者和遗址出土文物中栽培稻植硅石的鉴定者,赵志军可说是本届农业考古研讨会上最受关注的人。他提醒记者注意“栽培稻”起源和“稻作农业”起源的区别,在1998年接受美国《科学》杂志采访时,赵志军就提出这种观点:从最初下意识的水稻栽培行为到稻作农业的形成,中间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栽培稻的出现并不意味着稻作农业的出现,稻作农业的形成标志还包括生产工具、主要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等。 “我们在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越来越晚近的地层中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栽培稻植硅石,这表明栽培稻的比重不断增大,但同时发现了大量兽骨和鱼骨,显示仙人洞人的生产方式仍以渔猎为主,所以我不能说这儿的栽培稻是稻作农业的起源。在浙江河姆渡发现的7000年前的大量稻谷,意义有所不同,因为看起来水稻栽培已成为他们的主要食物来源。” “可以肯定的是,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栽培稻是在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所以,世界上以稻米为主食的2/3的人类要感谢仙人洞人。”赵志军笑道。 “但我不认为天下水稻都源自一地,我倾向于水稻多起源说。今天的栽培稻有粳稻和籼稻之分,粳稻适于北方温带气候,生长周期较长,米粒短胖;籼稻米粒细长,适于南方亚热带气候,生长周期短。通过基因分析,人们发现,粳稻和籼稻的差别比它们各自与野生稻的差别还大,所以它们很可能有各自的起源地,从野生稻就开始有区分了。” 坚持天下水稻本一家的一元起源论者也不少。他们认为从野生稻到栽培的籼稻和粳稻之间,存在一种粒型由细长变得越来越短胖的趋势,适应的地域也越来越广。野生稻的变异能力很强,完全可能发展出粳籼这样不同的品种。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朱乃诚研究员提出水稻“中心起源、边缘发展”学说,颇得人心,指栽培稻在一个中心地区起源,然后逐渐扩散,在周边地区发展、成熟。争论的焦点是那一个中心起源地“花落谁家”。 自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发掘后,颇有睥睨群雄之意,与它争夺栽培稻发明权的最有力竞争者要算湖南道县玉蟾岩,那儿也是一个古人类住过的石灰岩洞穴,也发现了上万年前的栽培稻,而且发现的是稻谷(三粒半稻谷),不仅是植硅石。道县附近的江永县也有野生稻的存在。一些湖南的研究者便因此极力主张道县栽培稻的优先权。 江西万年和湖南道县均属于长江中游地区,因此也有学者将栽培稻起源地圈定为“长江中游”或“长江中下游”。这种看法有渐成主流之势。 但其实很多学者心中都清楚,栽培稻起源到底是一元或多元,不同遗址的水稻间是什么关系,还会不会发现更早的栽培稻,这些疑问至今并没有最后结论。 那两年我看了两万个显微样品 提到植硅石和稻谷的差别,该请赵志军博士介绍一点技术细节了。 考古学是一门综合多种手段和方法、思辨与实践并行的学科,好的考古学家都是左右脑并用的有趣人物,这一点往往超越行外人的想像。植物考古说起来有点玄,你想,水稻在地层中埋了上万年,还有多少蛛丝马迹可寻呢?而且,还要区分出野生稻和栽培稻!? 赵志军介绍说,所谓植硅石,是指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形成的石化细胞,因为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不断从土壤中吸收液态二氧化硅,充填在细胞中,形成类似动物体内“胆结石”一样的结构,最后整个细胞变石化死掉(比如稻谷壳外层的细胞),这些植硅石能完全保留细胞形态,在地层中也可能被保存下来。植物内部细胞也有形成植硅石的,但基本上以外部的表皮细胞形成最多。 一种植物可能形成不同类型的植硅石,而不同植物也可能有一些同类的植硅石,所以如何利用植硅石鉴定出地层中的植物类型,很难,却又能发挥强大、独到的功效,是近年来考古学的研究热点。“我在密苏里大学时,花了两三年时间专门看不同植物的植硅石,我看了4000多种植物,两万个显微样品,目的就是要找出如何鉴别稻属植物植硅石的方法。先从禾本科植物中分出稻属植物,再在稻属中区分野生稻和栽培稻。” 野生稻和栽培稻植硅石的区分有多难?“植硅石只有50微米大,相当于1毫米的1/20,实际就是稻壳的表皮毛细胞,在放大100倍的显微镜下只能看到有一个点,我们在400倍显微镜下看。稻属植硅石有一个特征性的双峰,对每一个植硅石我们要测量5个数据,如峰高、底宽等,然后,把这些数据代入一个统计学的判别公式来作出判断,野生稻和栽培稻区分的准确率在90%以上。” 这种判别方法是赵志军在密苏里大学做博士论文时建立的。可以说没有这种方法,就没有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关于栽培稻的重大发现。因为刚开始他们使用“浮选法”,赵志军带着两个民工干了两个月,一无所获。这是一种大海捞针式的工作。在吊桶环,他们最深的探方挖到了地下近6米;在用竹签挖掘、网筛筛过上百立方米的泥土后,赵志军他们最后从40个样品中“逮”到了600余个稻属植硅石个体。 未解之谜:仙人洞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了 在刚正式开放的“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陈列馆”,记者见到了根据遗骨复原的“仙人洞人”头像。看样子是一位脸颊稍长的中年妇女,面貌、气质与今天的当地人颇为相似,不知是否因为记者或复原者受到心理暗示的作用。 据20世纪60年代曾参与万年仙人洞初期发掘的陈文华研究员(现为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会长)介绍,当年他们在仙人洞洞口的大石头下面挖到这位女性和两个孩子的遗骨化石,他们分析,当时可能发生了一场类似地震的灾难,这位母亲带着孩子在逃出洞口时被滚落的大石砸死。 关于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还有许多未解之谜,最具悬念的可能就是:两万多年前,仙人洞人从哪里来?距今七八千年之后,仙人洞人又突然到哪里去了? 赵志军告诉我,当年在吊桶环遗址,挖到5米多时,已经是23000多年前的旧时代晚期了,其实还可以往下挖,看得出来下面还有东西,但是主持发掘的严文明先生说:不挖了,留着以后搞旧石器时代研究的人来挖吧。严先生因为主要研究新石器时代,怕我们没把握反而破坏下面的地层。所以,仙人洞人的故事还有更古老的部分仍然深埋地下。 发掘还发现,仙人洞和吊桶环的地下遗存到距今七八千年后突然出现断层,从距今8000年到商周之间是一片空白(万年县境内有大量商周时期以来的文化遗存)。其间数千年,难道仙人洞人蒸发了吗?或者,他们搬到哪里去了?他们的迁徙与栽培稻的传播有没有关系呢?这是一个漫长的故事,中间缺失的数千年的环节,等着我们去重拾和补叙。

以上,就是天天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北大严文明教授是哪里人 最能证明中国是水稻的故乡的遗址是哪里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你需要图片压缩,天天高考小编推荐个不错的在线图片压缩网站:https://www.yasuotu.com/

TAG:
本文标题:北大严文明教授是哪里人 最能证明中国是水稻的故乡的遗址是哪里
wap地址: https://m.ttjm.com/zixun/672016.html

与“北大严文明教授是哪里人 最能证明中国是水稻的故乡的遗址是哪里”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