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介绍 > 专科学校

德国兽医专科学校排名前十 院校专业:

今天天天高考网小编整理了德国兽医专科学校排名前十

德国兽医专科学校排名前十 
  院校专业:
  <br/>

院校专业:

,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莱比锡大学世界排名

德国兽医专科学校排名前十 
  院校专业:
  <br/>

日本的大学有哪些好的专业?


德国兽医专科学校排名前十 
  院校专业:
  <br/>

德国兽医专科学校排名前十 
  院校专业:
  <br/>

日本最好的大学有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北海道大学。

1、早稻田大学

这所大学大概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是日本最有名的私立大学,日本的很多首相都毕业于此大学,据说同学会的时候,满场的社会名流,国会议员,元首相直接面对面,相当强悍的学校。

2、庆应义渣码塾大学

日本历史最悠久的私立综合性高等教育机构,又一所名牌私立大学,类比学校,英国牛津大学。文科和理工科实力平均,生物,政治,商等专业水平极高。值得一提的是,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亲美派)就毕业于该校的经济系。

3、北海道大学

日本首座具有授予学士学位资格的一流高等学府。根据2018年QS世界大学排名,北海道大学位高梁列世界第122名,亚洲第31名,其化学、工程学、农学、林学等学科均位列世界前100。2010年,北海道大学工学部教授铃木章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4、东京大学

一所世界名牌大学,排名前十五。类比学校,哈佛大学。但是文科相对较弱,不像哈佛文理都很强。东京大学的理科和工科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戚梁运位,与哈佛,麻省不相上下(英国剑桥靠边站),物理和化学世界排名第一,工学基本都排在3到1的位置

德国吉森大学怎么样


德国兽医专科学校排名前十 
  院校专业:
  <br/>

德国兽医专科学校排名前十 
  院校专业:
  <br/>

吉森大学,全称吉瞎拍森尤斯图斯-李比希大学(德语:Justus-Liebig-Universität Gießen,缩写为JLU),是一所位于德国黑森州吉森的公立大学,1607年由黑森-达姆施塔特伯爵路德维希五世(Ludwig V.)建立,是德国最古老的大学之一。[3]

1945年以前学校的正式名称一直是路德维希大学(Ludwigsuniversität),以此来纪念这位学校的奠基人[注 1]。1957年,经过战后重建,学校以曾在此工作过的化学家尤斯图斯·李比希来命名并沿用至今。

学校所处的吉森市位于黑森州中部,距法兰克福70公里,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其大学生占总人口的比例在全德国排名第一[4][注 2]。和毗邻的马尔堡以及诸如海德堡、弗莱堡、蒂宾根、格丁根这样的德国城市类似,凭借着庞大的学生数目以及不设围墙的学校,吉森堪称一座名副其实的大学城。

目录

[隐藏]

1 历史

2 现状

2.1 学费

2.2 学生数目

2.3 院系设置

2.4 科研机构

2.5 大学排名

3 国际交流

3.1 友好学校

4 著名校友

5 参见

6 备注

7 资料来源

8 参考文献

9 外部链接

历史[编辑]

1607年的学校成立证书

1607年的学校徽章,中间头像为学校创办人路德维希伯爵

1615年的行政大楼

1957年德国邮政发行的校庆纪念邮票,图中为李比希的实验大楼

应该说,吉森大学的创立不得不感谢当时关于宗教改革的争论所引发的“信仰混乱”的年代。黑森-达姆施塔特伯爵路德维希五世之所以创建这所路德宗的州立大学,正是由于当时邻近的马尔堡大学(成立于1527年)以及黑森州的部分地区于1605年加入了加尔文主义的改革宗。而那些不愿参与此次运动的新教徒神学家们,只能被驱逐并独自前往吉森,寻求出路,吉森大学(当时名称为拉丁文的Academia gissena)便应运而生,于1607/1608年的冬季学期正式开始教学活动。

由于黑死病的流行和三十年战争的影响,刚创办不久的学校便不得不面临搬迁的命运。从1625年5月25日至1650年5月5日的近25年间,学校都一直在附近的马尔堡上课。这期间虽也曾于1633年回过吉森,但只短暂停留了12个月。

1787年至1833年期闷神仿间,会计师、统计学家奥古斯特·弗里德里希·威廉·克罗默(August Friedrich Wilhelm Crome)来到吉森大学讲学,同时还出任校长和一个叫作“战争委员会”的委员。这个委员会的作用是要防止大学图书馆的藏书被法国占领军掠夺一空,因为此时正值18世纪末,学校已经被无情地卷入到了法国大革命战争中。1792年,学校的一些建筑被征用,作为生产武器*的厂房[6]。1796年时记录在案的注册学生只有区区30个人,而一度只有其中的5个真正呆在吉森,在此种情况下校方只能无奈的采取停课的措施[7]。

到了19世纪,正是因为有了像威廉·伦琴和尤斯图斯·冯·李比希这样的科学巨匠,给学校增添了不少色彩,更重要的是短期内快速提升了学校的国际知名度。

进入20世纪30年代,由于纳粹登台,以及随后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学校受到了极大影响,规模急剧萎缩。1944年12月盟军对吉森的空袭又摧毁了大部分的建筑,即使连主楼都未能幸免于难,在大火中化为废墟。大学附属医院所在的区域更是遭到了灭顶之灾,有42栋建筑被*命中并被夷为平地。与此同时,大约90%的文学系的建筑被彻底毁坏。尽管如此,学校仍旧坚持从1945年1月10日起继续运转。但3月14日开始的新一轮轰炸又将目标指向了兽医学系所在的区域,并且还伴随着美军的地面攻势,学校不得不于当日再一次地宣布闭校。6月26日,卡尔·贝歇特(Karl Bechert)接过了校长的重任并马上着手组织学校的重建工作。此时与新成立的“大黑森地区*”之间的联络实在是相当困难,而且新派驻到学校的美国首长哈茨霍恩(Hartshorne)也对接管这所坐落于吉森的大学表现地毫无兴趣。到1946年3月底,哲学、神学以及法学这三个科系已被迫关闭,而图书馆的馆藏也悉数送给了周边的大学。4月13日,卡尔·贝歇特终于又重返岗位,而策马克(Cermark)则是蚂纤他的继任者。5月27日,吉森大学以“尤斯图斯-李比希农业与兽医高等专科学校”的身份复课,直到1957年,这所“高等专科学校”才得以重新恢复到综合性大学的状态。

1997年秋天,一股始于吉森大学的*浪潮席卷了整个德国,而此次学生*行动又被戏称为“幸运*”[来源请求]。由于主楼被学生占领,并且不断有学生走上街头,加入*和*者的队伍,使得校方不得不关闭学校达数周之久,直到1998年春天整场风波停息为止。而学生所表达的不满,主要针对的是校方未加大对于硬件设施的投资以及课堂日益人满为患所带来的资源紧张。

现状[编辑]

主楼

学费[编辑]

根据社民党和绿党联名发起,并于2008年7月1日通过的法案,黑森州境内所有的公立大学从2008/2009年冬季学期开始不再收取学费。[8]此前,在2007/2008年冬季学期和2008年夏季学期,黑森州公立大学曾短暂地收取过500欧元/学期的学费。而各校则会根据不同情况每学期收取少量的杂费,其中包括各种学校管理费以及能够免费乘坐公共交通的学期票等费用。2010年夏季学期吉森大学的杂费为222.45欧元。[9]

学生数目[编辑]

图书馆

附属医院

下表显示了吉森大学学生数目的发展历史:[10]

截至2009/2010年冬季学期,全校注册学生数和新生数首次分别突破了24000人和4500人的大关。如果从注册学生数来衡量的话,吉森大学是黑森州内第二大高校,仅次于拥有37000名学生的法兰克福大学。[3]

院系设置[编辑]

法学系与经济学系校区内的“露天教室”(Open-Air-Hörsaal)

校园内矗立的格哈德·马克斯(Gerhard Marcks)的雕塑作品“嘶啸的骏马”(Wiehernder Hengst)

经过1999年的院系调整,吉森大学如今拥有以下11个科系:[11]

法学 [1]

工商管理与经济学 [2]

社会学与文化研究 [3]

历史学与文化研究 [4]

语言学、文学与文化 [5]

心理学与体育科学 [6]

数学与信息科学、物理学、地理学 [7]

生物学与化学 [8]

农业科学、营养学与环境管理学 [9]

兽医学 [10]

医学 [11]

吉森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开设了超过150个专业,其中绝大部分都已经对课程进行了模块化设置,并且按照博洛尼亚进程转换成分段的学士/硕士学制[注 3]。2009/2010年冬季学期全校共有24100名注册学生[1],而最受欢迎的专业则分别是企业管理学、营养学、各师范[注 4]专业以及有招生名额限制的医学专业(含兽医学)。

科研机构[编辑]

吉森大学围绕一系列重点课题建立了直属的研究中心,通常科学家们会在其中进行学科交叉的合作研究。[12]

哲学与科学基础研究中心(ZfP), 由奥多·马库阿德(Odo Marquard)于1960年代创办[13]

国际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ZEU),成立于1998年[14]

环境安全的生物学基础跨学科研究中心(IFZ),成立于2000年[15]

媒体与互动研究中心(ZMI), 成立于2000年[16]

吉森文化研究中心(GGK),成立于2001年[17]

吉森东欧研究中心(GiZo),成立于2006年[18]

此外,吉森大学还拥有以下附属科研机构:[19]

吉森大学农村合作社研究所[20]

吉森大学野生动物学研究工作组[21]

吉森大学生物心理学与行为医学研究所[22]

吉森大学社会调查与应用研究所[23]

吉森大学品牌与传播研究所[24]

大学排名[编辑]

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将吉森大学排在德国第33-39位[25]和世界第401-500位[26]。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与QS公司联合发布的2009年世界大学排名将吉森大学排在世界第501-600位。[27]

国际交流[编辑]

作为一所德国高校,吉森大学除了参加伊拉斯谟计划(ERASMUS Programme),这一传统的欧洲大学间交流计划外,还与世界各地40余所大学签署了合作或者是交流协议,并定期与各校进行学术上的合作交流,或者是教师与学生的互换。[28]

而借助黑森州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马萨诸塞州、威斯康星州以及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良好的州级教育合作关系,吉森大学学生也有机会参与其中的交流项目。[29]

目前与吉森大学展开合作交流的院校包括(部分):[30][31]

华威大学,考文垂, 英国

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林肯/内布拉斯加州, 美国

麦觉理大学,悉尼, 澳大利亚

东京外国语大学,东京, 日本

国立东华大学,花莲, 台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中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 中国

友好学校[编辑]

目前与吉森大学正式签署协议,建立了伙伴学校关系的大学包括:[32]

艾杰大学(Ege University),伊兹密尔, 土耳其,始于1970年

堪萨斯州立大学(Kansas State University),曼哈顿/堪萨斯州, 美国,始于1976年

威斯康星大学(同时包括麦迪逊分校与密尔沃基分校),麦迪逊、密尔沃基/威斯康星州, 美国,始于1983年

国立喀山大学(Kazan State University),喀山, 俄罗斯,始于1989年

罗兹大学(University of Łódź),罗兹, 波兰,始于1978年

著名校友[编辑]

尤斯图斯·冯·李比希

学校四百余年的历史积淀,有不少知名人物曾经在此学习,或是从这里毕业,他们包括:

埃米尔·埃伦迈尔:化学家

奥古斯特·威廉·冯·霍夫曼:化学家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凯库勒·冯·斯特拉多尼茨:化学家

威廉·李卜克内西:社会主义者,德国社会*党创始人之一

旺加里·马塔伊:社会活动家,200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弗兰克-瓦尔特·施泰因迈尔:政治家,法学家,德国社会*党内重要人物,前德国副总理兼外交部长

除了学校的命名者,著名的化学家、“肥料工业之父”尤斯图斯·冯·李比希之外,还有很多学者曾经在吉森大学担任教授,对学校产生过重要影响:

恩斯特·奥托·贝克曼:化学家,发明贝克曼温度计(英语、德语)以及发现贝克曼重排反应

瓦尔特·博特: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化学家,195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保罗·德鲁德:物理学家

科特·考夫卡:心理学家,格式塔学派创立者之一

威廉·伦琴:物理学家,发现X射线,1901年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威廉·维恩:物理学家,19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科斯塔斯·西米蒂斯:政治家,希腊前总理

此外,在吉森大学获得名誉博士头衔的人物包括:

让-巴蒂斯特·贝尔纳多特:法国革命将军,1798年12月17日获得哲学荣誉博士[33],1818年加冕成为瑞典国王卡尔十四世·约翰

海因里希·弗里泽(Heinrich Friese):昆虫学家,1907年被授予荣誉博士

卡斯帕·埃尔姆(Kaspar Elm):历史学家,1997年获得荣誉博士。

此文来自网络,希望能帮助您

第二中山大学到第十中山大学都是现在的哪所学校? - ...


德国兽医专科学校排名前十 
  院校专业:
  <br/>

德国兽医专科学校排名前十 
  院校专业:
  <br/>

解放初期大陆共有五所国立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国立第一中山大学(国立广东大学)

武汉大学——国立第二中山大学(国立武昌大学)

浙江大学——国立第三中山大学(国立浙江大学)

南京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南京大学)

河南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国立河南大学)

另台湾复校一所:

名称:国立中山大学

国立第一中山大学:

学校名称:中山大学(曾用名:国立广东大学、国立中山大学)

中文简称:中大

英文名称:Sun Yat-Sen University,英文媒体也常用Zhongshan University

英文缩写:SYSU或ZSU

成立时间:1924年(国立广东大学)

校庆日:11月12日

1924 年,在国共两败租党首度携手合作、国民革命风起云涌之际,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高瞻远瞩,视“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在广州亲手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学堂 —— 国立广东大学(今天的中山大学)和黄埔军校。中山大学位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坐落在珠江之畔、南海之滨。现有四个校区,总面积达6.17平方公里,广州南校区占地1.17平方公里,北校区占地0.39平方公里,广州东校区占地1.13平方公里,珠海校区占地3.48平方公里。各校区树木葱茏,绿草如茵,景色秀丽,各具风格,是陶冶情操、读书治学的胜境。

国立第二中山大学:

1926年10月,北伐军攻下武昌后,武汉国民革命*对教育进行重大改革,将原国立武昌大学、国立武昌商科大学、湖北省立医科大学、湖北省立法科大学、湖北省立文科大学、私立中华大学等合并,建立国立武昌中山大学(另有北京中俄大学和上海大学部分师生并入),又称国立第二中山大学,全国四大中央级国立大学——四大中山大学之一,从此开始了由专科性大学逐渐向综合性大学的转变。作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结晶,办学时间虽短,却为中国教育改革提供了有意的借鉴。1927年12月,国立武昌中山大学被*反动军警勒令解散,校产交湘鄂临时*暂管。

校友:

校长

石瑛“湖北三怪”之一,后任国立武汉大学工学院院长

大师

庄长恭著名有机化学家、有机微量分析奠基人

纪育沣有机化学家

陈建功数学家

罗荣桓 大革命时期在1927年考入武昌中山大学。

李达、陈望道察凯兆、郭沫若、李汉俊、邓演达、董必武、徐谦、周佛海(均为国立武昌中山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

学生

杨献珍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国立武昌商科大学)

王亚南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教育家、厦门大学已故校长(私立中华大学)

国立第三中山大学:

浙江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全国重点大学,前身是成立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为中国人自己创办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竺可桢带领下的国立浙江大学汇聚了一大批著名学者。数学有钱宝琮、陈建功、苏步青,物理有胡刚复、王淦昌、朱正元、吴健雄,化学有王葆仁、王琎、卢嘉锡、李寿恒,生物有罗宗洛、贝时璋、谈家桢,土木工程电机有钱令希、王国松,历史、地理有谭其骧、任美锷、钱穆、梅光迪,农学有蔡邦华、吴福桢、梁庆椿、卢守耕、吴耕孙宏民,教育有费巩、黄翼、国学有丰子恺、马一浮、郑晓仓等。在学生中后来亦有一大批杰出学者大师出现。竺可桢时期的浙大,遂以文理称雄中国,与当时的国立中央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和国立武汉大学并称“民国四大名校”。亦是当时中国五大国立中山大学之一。

国立第四中山大学:

国立南京大学:南京大学

1888年,教会大学汇文书院(Nanking University)在南京成立。

1901年8月,清廷下令各省书院改学堂,12月又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将学校教育分成初等、中等、高等三个级别,其中高等教育又分大学院、大学堂、高等学堂三个级别。

1902年5月,两江总督刘坤一上奏《筹办学堂折》,呈请在两江总督署江宁(南京)办一师范学堂。不久,刘坤一病逝,张之洞署理两江总督,上奏《创办三江师范学堂折》。张之洞委派翰林院编修缪荃孙率员赴日本考察,随后聘其为三江师范学堂总督查,负责筹建事宜。

1903年3月,张之洞调往学部,魏光焘继任两江总督。当年九月,三江师范学堂正式开学。学科设有理化科,农学博物科,历史与地科和手工图画科。

1904年10月,正式招生。江苏候补道杨觐圭被聘为首任监督。缪荃孙、方履中和陈三立先后被聘为三江师范学堂“总督查”。

1905年,两江总督周馥将“两江”改为“三江”。据《奏定学堂章程》定名为“两江优级师范学堂”,由徐乃昌出任学堂监督。

1906年,江宁候补道江宁提学使李瑞清接任总督,其担任学堂监督6年,以“嚼得菜根,做得大事”为校训,首创艺术系科,学堂发展成东南第一学府。

1907年,美国基督会于1891年创立的基督书院(Christian College)和美国长老会于1894年创立的益智书院(Presbyterian Academy)合并为宏育书院(Union Christian College)。

1910年,宏育书院并入汇文书院,成立私立金陵大学(Private University of Nanking),有“江东之雄”美誉。

1912年,因战乱停止办学。学堂历时近10年,计毕业学生约2000人。其中不乏著名科学家秉志、周仁;国学大师胡小石、柳诒徽、陈中凡;美术家吕凤子、张大千等。

1914年8月,江苏各省立学校校长联名要求在两江师范学堂“设立高等师范学校”。江苏省巡按使韩国钧批复:“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去年叠奉部文,准就两江师范学校校舍改设。” 1915年,时任北洋*实业总长兼全国水利局总裁张謇于南京创立河海过程专门学校,隶属全国水利局。1915年3月15日正式开学。是辛亥革命后第一所招生开课的高等学府。第一人校长:许肇南。

1915年9月,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正式开学(以下简称“南高师”)。经北洋*批准,原江苏省教育司司长江谦被任命为校长。

1915年,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在南京开学,中国近代著名的女子教会大学,第一任校长是德本康夫人。

1919年,留美哲学博士郭秉文接任南高师校长。此期间,始有“北有北大,南有南高”之说。

1921年,张謇、蔡元培、郭秉文等10人*,在南高师基础上创立国立东南大学。下设23系,融文理、师范、农工、商科于一体。学科之多为全国之最,延揽学贯中西的学者不计其数,诸如物理学博士胡刚复,气象学宗师竺可桢,数学家雄庆来,教育家陶行知,桥梁专家茅以升等。

1923年,南高师正式并入国立东南大学。此时,东南计教职员200人,学生1600人,经费40余万。

1924年,东南大学决定停办工科,工科并入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更名河海工科大学,仍隶属全国水利局,第一任校长:茅以升。

1927年,南京国民*实行大学区制,全国设立四所中山大学。国立东南大学合并其他高校后,建立第四中山大学,河海工科大学编入工学院土木系。

1928年2月,第四中山大学改名为江苏大学;4月定名国立中央大学。下设文、理、法、教育、农、工、商、医8个学院,是当时国内院系最全,规模最大的大学。

1937年,因抗战迁至四川开学,在重庆沙坪坝,曾蒙重庆大学相助,医学院另迁成都华西坝,有赖华西大学支援。

1946年,抗战胜利后还宁。

国立第五中山大学:

国立河南大学:

追随着京师大学堂现代大学滥觞的脚步,1902年河南大学堂在省会开封诞生,但这个大学并没有发展起来。十年后的1912年,一批河南志士仿效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建立了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这种学校在全国少见,还有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在积贫积弱的内陆中原,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眼界高远、气魄宏大、教学先进,培养出了赵九章(中国卫星之父)、杨廷宝(建筑大师)、阎振兴(水利泰斗)、张伯声(地学巨子)等人,送走了很多学子去欧美深造,这批人后来大都成为栋梁。

接下来大学兴起,清华也成立大学部。河南需要大学,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改为中州大学,时间是1923年。洋博冯友兰任文科主任,海归曹理卿任理科主任。但同为洋博士的前校长李敬斋一直以来主张将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改为工业学校,并以辞任以明志。两条道路泾渭分明,哲学家冯友兰着眼于长远,倾向通识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而李敬斋是权变的思路,当时的阶段应发展工科以促进工业化。孰是孰非?难以判断。但如果按李敬斋的想法实施学校主攻工科,那么在1952年院系调整中,河南大学就会像浙江大学、湖南大学一样改成工学院,而不是和山西大学一起变为了师范学院。

在三四十年代河大拥有几十位海归博士,这在六十年后的今天仍是会很有竞争力的。生物学博士王鸣岐解放后做了复旦大学生物系主任,水利系的严恺做了河海大学校长,化学博士李俊甫与英国人李约瑟的交流激发了后者《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的写作。河大的很多任校长如田培林、邓萃英、刘季洪、姚从吾、许心武、黄际遇等都是洋博士,这些经受过欧风美雨现代文明滋养的学者使河大境界很高。

河大得以雄起,一是靠延揽人才,像张仲鲁、刘季洪、张静吾等都是到处请人。另一是善于经营,河南大学从教育部和省里争到了很多政策和经费。工学院院长阎振兴后来做了教育部长,校长田培林做了教育部常务次长,邓萃英也做了教育部次长,刘季洪做了考试院院长,姚从吾做了中央研究院院长.... 再一是不拘一格,26岁的人能当教授,没有学历的人也能当教授,河南大学有很多歪才怪才偏才。

解放前开封的运河还通畅,河大有很多来自省外的师生。在这个不安定的时代,河大的科研、教学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培养出了很多的人才。从二十年代投身殷墟发掘开始,河大师生一直是殷墟和甲骨文研究的重要力量,涌现出了董作宾、石璋如、尹达、孙海波、郭宝钧、朱芳圃等著名学者。经济系学生邓拓在校写成《中国救荒史》,填补了空白。化学系学生马可床头作曲,终成一代大家。医学院投入到台儿庄抗战医护贡献巨大,文学院出现了作家群星河灿烂。很多后来的名人如袁宝华、白寿彝、侯镜如、王实味、姚雪垠等都曾在河大就读。

河大平静的校园生活总是暗潮涌动,派系之争屡屡交锋,抗日抗暴轰轰烈烈,地下党活动频繁,很多人走上了革命道路,诸如王国权、赵毅敏、罗章龙、王雨田、邓拓、彭云等。1948年,河南大学左翼数百师生在范文澜、嵇文甫、王毅斋的领导下,投奔中原解放区,陈毅以其为基础成立了中原大学,范文澜任校长。中原大学1949年随*中原局迁往武汉,后发展为中南财经大学等校。河南大学本部受*的指令往台湾南迁,先到了苏州停留,很多人拒绝去台。这次迁校造成大量人才沿途流失。由于河大的欧美色彩,不少师生最终还是去了台湾。剩余部分于解放后重回开封。

建国后高等教育采用苏联模式,强调分科、专业化,压缩大学,加强工学院、师范学院。这与民国时按英美模式注重综合性是不同的。于是河南大学医学院、农学院分别独立建校,财经系构建中南财经学院,水利系构建武汉水利学院,土木系并入湖南大学,植物病虫害系并入华中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并入江西农学院。河南大学仅剩文、理科,但随后没有像山东大学那样保留综合性大学身份,而是变成了师范学院,全国后来仅有北师、华东、东北三所师范院校是重点。

河大的衰落关键点在省内的两次决策失误,一是1955年将河大理科迁往新乡,在开封集中力量办文科。很有积累的河南大学理学院只换来新建的平原师范学院文科三专业,同样拥有南京、苏州两所师范学院的江苏就没有互调专业集中建文理。以河南之大,本应分别建设河南师范学院、平原师范学院两所学校,而不是只建河南师范学院开封文科、新乡理科两个分部。接着两个分部又各自一条腿走路。省里的小气使仅剩文科的开封河大后来不能入选历次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此出现了大省河南长期无全国重点院校的局面。

二是省会迁郑后一直没带走原河大文理科。但是带走了原河大医学院、农学院,后来又拿走河大化学系成立河南化工学院(郑州工业大学前身之一)。而安徽、广西迁省会时都带走了最高学府。因此当六大区撤消、各省兴起综合性大学之际,山西师范学院、安徽师范学院(原安徽大学)很快与新成立的山西大学、安徽大学合并,恢复了老的山西大学、安徽大学。而河南师范学院却因留在了开封,无法与新成立的郑州大学合并,以恢复老的河南大学。由于一省一所综合性大学的政策限制,河大一直拖到二十多年后的1984年才得以复名,但仍作为师范院校。长期以来不以科研为主,学生就业多限于中学教师,严重影响了河大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迁到省会的山东大学与没迁省会的河南大学今天的巨大差距。河南大学不在省会又是师范院校,省里理所当然的要重视郑州大学。

值得一提的是,由河南大学堂演变而来的开封师专于六十年代并入仅剩文科四系的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大学),使河大再次成为文理科院校,并开始了艰难的理科复兴历程。新乡师院也逐渐建起了文科,新乡的理科已不可能重回开封。就这样,左翼河大的三大领导人范文澜、嵇文甫、李俊甫分别去了武汉中原大学、郑州大学、新乡师范学院,做了校长。

在省主冯玉祥的支持下,中州大学发展很快,合并农业学校、法政学校,成为综合性大学,得到了国立第五中山大学的帽子,也许这个第五中山与第二中山武大、第三中山浙江大学、第四中山南京大学还有差距,但它也并非平庸之辈滥竽充数。像浙大一样,河大也是雄起于抗战时期。

中州大学后来改名为河南大学,因为老的河南大学堂变成了中等学校。1928年,河南大学成立了医学院,与已有的文、理、法、农并为五院。河南大学开始深耕,学校的建筑至今还昭示着当时的气魄和档次。这些建筑是比肩于中央大学(今东南大学校园)、金陵大学(今南京大学校园)的,位居国内前列。规模宏大的大礼堂耗资二十万大洋,从德国进口屋架,可容纳三千人,而当时河大仅有五百师生。斋楼、六号楼、七号楼别具匠心,令人赞叹!这些建筑中西合壁,科学美观,至今仍是河大的骄傲。当时校园东边是明城墙,西边是河,北边是铁塔,南边是大湖,一派宁静优雅的气氛。遗憾如今已变化很多。解放前河大有2000多亩校区,号称华北第一大校(当时清华还没有东扩),分散于开封城的多个地方。解放后随着农、工、医学院独立,只剩下八百亩校园。

三十年代的河南大学就已经很有实力,人才济济,但直到1942年才得到机会升格为国立。1944年,在教育部高校评估中,河大获得全国国立大学第六名,这个地位在今天很令人怀疑,可能吗?又有人说,河南大学跻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册的几所中国高校之列是由于科学史家李约瑟抗战时曾到访过河大。2003年,央视“世界著名大学”中国内地十所高校中选择了河南大学,引起了全国的嘲笑。河南大学官方并没有公开很多过去的资料,我觉得河大至少可以进入民国大学二十强。它的农学院、医学院办得很好,医学院曾是全国五强之一,在解放后首批获得博士点。文学院更是名家云集,有范文澜、郭绍虞、姜亮夫、董作宾、萧一山、蒙文通、楚图南、高亨等。教育系入围全国前六,并培养出了研究生李秉德。从法学院当年开设的众多课程也可以看出河大的实力。

为什么竟没进入教育部直属?同样河南医学院当时并不比山东医学院、西安医学院差,却也没像后二者那样进卫生部直属。原因不得而知,大概是改革开放初的河南并没有大力的向中央争取,反正当时是计划经济、包分配,人才总是会被分来的,管他在哪培养。如果争取,中央应该会考虑大省河南的需要。更何况*同志对河南还是很关心的。

另一个问题是当时实力在全国很靠前的河大中文、历史、地理竟没设博士点,一种解释是教育部有保有压,博士点向重点大学集中,当时是不会让一个地方师范学院成为博士单位的,即使你很强。偏居开封的河大经过建国几十年岁月的淘洗,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当河大一再的退让之后,它已经没有话语权去争待遇了,它曾经的优秀也饱受质疑。

从八十年代后期开始,人才纷纷向发达地区汇集,文理基础学科地位沉沦,地方院校遭遇到政策和经费瓶颈,内陆的传统观念和做法也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于是河南大学随着开封的衰落而难以前进,相对地位大幅下降。

面对重重困境,河大苦苦的挣扎,尽管自身不乏痼疾,但曾经沧海、不甘沉沦的贵族骨血依然生生不息。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河大的数理化已经发展起来,生物、土木也先后重建,经济、法律有所起色,医学、药学从无到有。河南大学又开始了它新的崛起征程。

2008年10月17日,河南大学正式成为省部共建高校,开启了河南大学在新的平台上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序幕。

嵩岳苍苍 河水泱泱 中原文化悠且长 济济多士 风雨一堂 继往开来扬辉光四郊多垒 国仇难忘 *是式 科学允张 猗欤吾校 永无疆

台湾“国立”中山大学:

(英语译名: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NSYSU),为台湾研究型“国立”大学之一,其前身为1924年孙中山于广州组建的国立广东大学。*集团迁台之后,为因应社会对于高等教育需求之增长,1980年7月蒋经国遂指定于南台湾第一大城高雄市的知名观光景点西子湾设校,成为继“国立”成功大学之后浊水溪以南的第二所综合大学,也是该地第一所邻近国际海港以及捷运车站的大学,并与雄镇北门、前清打狗英国领事馆等文化古迹相邻。

该校现为全亚洲首座通过ISO9002认证以及全世界首座通过ISO14001认证的大学,除以海洋科学的教研重镇为显著特色外,也在台湾中南部的社会科学学术领域居首,并已连续入选「发展国际一流大学及顶尖研究中心计划」。中山大学现拥有国立大学首座获得AACSB认证的世界级商管学院,也与台大、交大共同拥有全台三座大学图书馆属性的寄存图书馆,并已持续获得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评为「全世界前500名的大学」,其「社会科学」领域排名为全台第二,「世界1000大商学院排名」、「进入ESI学门排名世界前1%」的数量以及「网络学术影响力」方面亦为全台第三。由于长期扮演全台产官学界的重要智库,大批教授与校友在台湾*化进程中多能扮演要角,同时也培育了为数可观的企业主管与“国会议员”。

[编辑本段]【概略】

校名

“国立”中山大学的校名,取自广州时期的创校人孙中山先生。

规程

“国立”中山大学遵奉《“国立”中山大学组织规程》为创学原则。

核心价值

「至于至善」(The Constant Promotion of Professional Excellency)

总体目标

「培育社会菁英与领导人才」(The Contribution to Society through Cultivating Leaders across All Fields)

教育目标

1.加强学术专业(The Enhancement of Academic Professionali*)

2.孕育人文精神(The Inculcation of the Spirit of Humani*)

3.追求宏观创意(The Pursuit of Unlimited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4.培养国际视野(The Cultivation of Global Perspectives)

5.促进五育均衡(The Balanced Promotion in All-around Education )

教育愿景

2005年计划12年内(2017年)迈入国际一流大学,以世界大学排名前200大为目标。

校风与特色

李焕校长揭示的四大校风为:忠诚、乐观、大方、谦虚。此外,他同时要求中山大学系所的设置,务必要与国家政策及国家建设密切配合。

身为「T3大学联盟」的发起者以及校龄最短的顶尖大学,中山大学正以美国常春藤盟校的达特茅斯学院为发展方向之范本,并已有于2017年晋身全世界前200名与设立生命科学学院之计划。目前,理工学院在无线局域网络方面的研究亦臻世界一流水平

该校目前藏有丰富的孙中山相关文物。

[编辑本段]【现况】

校训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历任校长

李焕

赵金祁

林基源

刘维琪

张宗仁

校歌

“国立”中山大学校歌创作于建校初期,由陈洪作曲,第一任校长邹鲁作词。复校后对原歌词作了少量修改,将原歌词第一、二两句“白云山高 珠江水长”改为“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

邹鲁 原词 陈洪 曲

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

吾校矗立 蔚为国光

国父手创 遗泽馀芳

三*义 仪行四方

民国基础 大同梯航

莘莘学子 济济一堂

学以致用 不息自强

发扬光大 贯彻主张

懿欤勉旃 勿堕勿忘

院校专业:

德国兽医专科学校排名前十 
  院校专业:
  <br/>

莱比锡大学(Universität Leipzig,英文:Leipzig University)位于德国萨克森州莱比锡市,始建于1409年,是欧洲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之一,也是今德国境内第二古老的大学,仅次于海德堡大学(1386年)——另两所创建曾早于莱比锡大学的科隆大学和埃尔福特大学都曾关闭后又重建。 莱比锡大学共设有以下14个学院,分别是:神学院,法学院,历史、艺术与东方研究学院,哲学院,教育学院,社会科学与哲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含土木工程专业),体育科学学院,医学院(包含一个校属医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生物科学、药学与心理学院,物理与地球科学学院,化学与矿物学院,兽医学院。莱比锡大学的图书馆始建于1543年,是德国最古老的图书馆之一,现有藏书500多万册,期刊7,700多种。 莱比锡大学

详情

QS世界排名 311名,德国第26 国家 德国 城市 莱比锡 校训 Aus Tradition Grenzen überschreiten(Crossing Boundaries out of Tradition) 汉译 越过边界,走出传统 性质 公立,男女合校 成立年份 1409年 宗教信仰 无 校园 市区 学生人数 28,125 学校分类 综合性大学,可授予博士学位 网址 www.uni-leipzig.de 周边环境 莱比锡大学所在的莱比锡市是萨克森州第二大城市,也是前*德国简档第二大城市,位于萨克森州莱比锡盆地中心。 莱比锡名胜众多,包括新老市政厅、德意志国家图书馆(藏书超800万册)、圣多马教堂(巴赫曾在此担任管风琴师兼合唱指挥)、巴赫博物馆、格拉西博物馆(主藏乐器)、尼古拉教堂(后期哥特式兼罗马风格)、民族大会战纪念碑(纪念对抗拿破仑入侵的莱比锡战役)等。 莱比锡以机械*业、会展业和印刷业为主。2002年后,保时捷和宝马开始将将工厂迁入莱比锡。2009年,保时捷 Panamera 的四门式工厂在 Leipzig 开始运作。 申请点评 莱比锡大学是德国88所滑咐脊拥有博士授予权的高等学府之一,在2014年QS的世界大学排名上,莱比锡大学位居世界第311名,德国第26位,尚居精英大学不来梅大学之前 莱比锡大学历史悠久,历史上名人辈出,共有9位诺贝尔奖得主,包括古斯塔夫·赫兹、沃纳·海森堡等人,以及莱布尼兹、歌德、尼采,三人均曾求学于莱比锡大学。其它还有德国诗人莱辛、拓扑学先驱莫比乌斯、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廉·冯特、磁通量单位命名人威廉·韦伯、古典音乐家巴赫、钢琴家罗伯特·舒曼、氢弹之父爱德华·泰勒等。但部分专业仍然存在五年制本硕连读(Consecutive Master)的情况。德国每个学年分冬季学期(10月开始)和夏季学期(4月开始),两个学期都可以申请。 德国申请采用的是宽进严出的情况,但对大多数中国学生而言,只要德语过关,基本不会存在问题。只看重以下两个硬性材料: 一是在校成绩:主要是看本科平均分:一般70-75分即可 二是语言能力:英语授课的课程,一般托福80分,雅思6-6.5分即可;德语授课的课程要求德福单项都在4级以上,也有少数接受德福3级的学校。 关于申请时间 德国综合性大学有统一的申请截止日期: 冬季学期为7月15日申请截止 夏季学期为1月15日申请截止 德国留学各学校各阶段的申请方法和要求基本一致,具体可见:德国留学申请攻略 本科申请 中小学共十二年的学生: 小学至高中学习十二年,并通过高考的中国申请人有如下进入德国大学学习的机会: 直接入学: 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院校)四年制本科或五年制本科,至少修满一个学期; 国家承认的普通大学四年制本科或五年制本科,至少修满三个学期。 通过预科入学:完成预科课程并通过预科的结业考试即“大学入学资格鉴定考试”(Feststellungsprüfung)取得德国大学入学资格,要求: 国家承认的普通大学四年制本科或五年制本科,修满一个或两个学期; 三年制高等专科学校(即“大专”)毕业后。 中小学共十一年的信渗学生: 小学至高中学习十一年,并通过高考的中国申请人有如下进入德国大学学习的机会: 直接入学: 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院校)四年制本科或五年制本科,至少修满三个学期; 国家承认的普通大学四年制本科或五年制本科,至少修满五个学期。 通过预科入学:完成一年的预科课程并通过预科的结业考试即“大学入学资格鉴定考试”(Feststellungsprüfung)取得德国大学入学资格,要求: 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院校)四年制本科或五年制本科,未修满三个学期; 国家承认的普通大学四年制本科或五年制本科,未修满五个学期。 所有满足学历要求者通常都要通过德国使馆文化处留德人员审核部(APS)的审核才可以向德国大学递交申请。 研究生申请 德国硕士申请者只要本科毕业即可,无211、普通大学的限制。提供合格德福(或托福成绩——如读的是英语授课的专业的话),本科平均分正常在70-80分即可。德国的硕士申请跟本科一样,是向学校的提交申请的。 德国博士的申请是直接由导师决定的,不需要与学校联系。语言要求,录取不录取均由学生所联系的导师说了算。 德国博士的申请要求学生在 国内的大学 正式注册,一般要求有相同的专业的学士或硕士学位。要求申请者成绩优良,有较强的独立工作和科研能力。要求学生自选课题,自己联系导师,一切都由导师决定。这两种排名都没有一个整体的大学排行榜。CHE排名的专业种类较多,经济周刊只有非常有限的几种专业的排名。下边的评分是以CHE为准。 CHE的排名共有45个专业,主要依据以下五条进行评分,分别是: 整体学习环境(Overall Study Situation):是学生对该校老师的整体印象评分 教师支持(Teacher support):评估的是该校教师的教学态度,包括是否容易接触到教师,是否容易与教师互动,教师是否乐于帮助学生等 研究导向(Research orientation):评估的是该校的课程是否便于学生参与研究,是否有大量的研究内容 工作与实习(Workstations):评估的是该校的课程是否与实践接轨,是否有大量的设施或资源,方便学生直接参与实践或实习 教学声誉(Reputation for academic studies and teaching):该项是基于同行调查给出的。主要是调查该校在同行中教学和学术声誉及影响力。德国的学校(CHE的排名不单只有德国的学校,还有部分奥地利、瑞士、罗马尼亚等国部分的德语高校)会向2所综合性大学和3所应用科学学校——共5所——进行调查。 除上述五条外,部分专业(如牙医、硕士课程、经济科学等)还会有第6个评估项,而部分专业则只有4个(如德语语言与文学、媒体科学等)甚至3个(如历史)评估项,其评估指标也会略有不同。 关于上述专业排名指标,及莱比锡大学在世界排名、德国经济周刊中的排名名表现,请见: 德国大学排名 专业设置 莱比锡大学的专业设置及其评分: 专业名称 专业英文名 对应阶段 评分 化学 Chemistry 本科 2.7 体育科学 Sports Sciences 本科 2.7 牙医 Dentistry 本科 2.5 人类医学 Human Medicine 本科 2.5 商业计算 Business Computing 本科 2.4 数学 Mathematics 本科 2.2 德语语言与文学 Germa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本科 2 物理 Physics 本科 2 生物学 Biology 本科 1.9 地理 Geography 本科 1.9 药学 Pharmacy 本科 1.9 经济科学 Economic Sciences 本科 1.5 英美研究(英语系) English/North American Studies 本科 1.5 计算机科学 Computer science 本科 1.0 历史 History 本科 1 浪漫语研究 Romance Studies 本科 1 英美研究(美国研究系) English/North American Studies 本科 1 地球科学 Geoscience 本科 0.7 法学 Law 本科 0.7 教育科学 Education Science 本科 0.2 媒体科学 Media Science 本科 0 心理学 Psychology 本科 0 政治学 Political Science 本科 - 注: (1)这里的评分是按CHE的排名给出的。单项排名为“top Group”计为“1分”,单项排名为“Middle Group”计为“0.5分”,单项排名为“Bottom Group”计为“0.2分”,最后再整体相加得出评分。 (2)请注意,上述列表为CHE排名中包含的该大学的全部专业及其评分,并非该大学的完整专业列表。

以上,就是天天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德国兽医专科学校排名前十

院校专业:

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你需要图片压缩,天天高考小编推荐个不错的在线图片压缩网站:https://www.yasuotu.com/

TAG:
本文标题:德国兽医专科学校排名前十 院校专业:

wap地址: https://m.ttjm.com/zixun/724911.html

与“德国兽医专科学校排名前十 院校专业:
”相关推荐